信義房屋(9940)今(11日)日舉辦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布去年財報,達187.92億元,合併營業利益31.32億元,稅後淨利23.5億元,每股盈餘3.19元,為自2017年上海「信義嘉庭」案集中交屋後的獲利新高。去年在疫情影響下,房仲本業五六月明顯下滑,隨後在疫情回穩下,業績持續向上攀升,本業仍繳出亮眼成績,獲利高,獎金提列也跟著增加了6.5億元。
地價、營建成本高漲,七期重劃區百坪豪宅大樓總價動輒5~6,000萬,促使「買大樓不如買透天」氛圍再起;在地業者表示,相較於豪宅大樓,透天別墅最大優勢在於少有虛坪,也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相當實在!
六都2月的中古屋交易市場量縮,呈觀望氛圍,今日公布整體的買賣移轉棟數,也較1月減少3成,但合併1、2月來看,六都今年開年的量能達39,664棟,已寫下近11年來新高,其中新北、台南與高雄,雙雙締造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的同期新高。
近來高房價凸顯炒房炒地問題,也扭曲居住正義,23日的「房價與稅制研討會」特別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永慶房產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認為「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稅2.0」現階段已經出現成效,他指出,如果政府沒有推動,2022年的房價漲幅恐怕更大。但論壇的焦點逐漸指向「囤房稅」,現場多位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要真正落實居住正義,必須推動課徵囤房稅」。
仲量聯行針對全球主要國家辦公室市場進行調查,美國市場規模前25大的科技公司,自2020Q2至2021Q3期間,新增了約600,000個工作機會,帶領科技業整體員工規模從2020第二季的60萬上升至2021第三季的100萬。倍增的人力需求帶來的辦公空間需求,使得過去六季科技業承租的商辦面積達43萬坪,領先所有產業。
1月六都房市交易量略減,但預約年後看房的買家,仍較去年大增3成6,預備年後進行實體看屋,就連外國人在台買房的交易量也有增加,整體房市呈現淡季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