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名下的房子,可能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偷偷設定,甚至完全無法處分嗎?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詐騙集團最新演化的「連環計」手法。近期不動產詐騙案件頻傳,歹徒不再僅僅滿足於設定抵押權,而是結合更為陰險的「預告登記」,雙重手法將屋主的房產徹底鎖死,內政部地政司緊急升級防線,將「預告登記」納入「地籍異動即時通」的通知範圍,為民眾的資產建立起一道關鍵的防火牆。
近年詐騙集團以假冒地政人員的地面師事件,屢見不鮮,遭詐騙的金額更動輒數千萬元,中華民國地政士全聯會理事長鄭子賢呼籲,地政士是不動產安全交易的第一道守門員,當詐團想要對民眾的不動產進行任何動作時,「過戶、設定抵押」是必經過程,所以進行任何不動產異動時,都應有一位熟稔的地政士協助,也就是近年全國各地公會為何倡導「雙地政士制」的原因所在。
不動產詐騙再現新招,俗稱「台版地面師」的詐騙手法近期層出不窮。常見詐術包括假冒屋主賣房,租屋取得鑰匙後偽造產權資料進行交易,受害者在完成交易後才發現一切是場騙局。 另一種是先支付頭期款取信屋主,再利用房屋同時向銀行與民間辦理貸款,過戶後人間蒸發,原屋主不但拿不到尾款,還可能背上額外貸款。 還有不肖房仲與投機客合作,壓低屋主售價、掩蓋屋況問題後再轉手圖利。專家呼籲,交易過程應審慎確認身份、產權與履約流程,防止陷入詐騙陷阱。
根據最新統計,全國未辦理繼承不動產價值已經突破千億元大關,這些沉睡的資產不僅造成國家稅收損失,更埋下了產權爭議與詐騙風險的隱憂 。法務部資料顯示,許多繼承人在辦理完遺產稅申報後,因家族內部未能達成共識或忽略後續程序,而遲遲未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會被處以罰鍰,最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遭詐騙集團盜辦繼承登記,導致家產落入他人之手。
近年來,不動產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手法不斷翻新,尤以「假投資真詐騙」類型最為猖獗。為遏制類似案件發生,臺南市地政局針對高風險案件進行深入分析,並啟動多項防詐措施,透過關懷提問與即時通報機制,有效減少民眾遭受不動產詐騙的風險。
不動產詐騙案件頻發生,讓民眾措手不及。近期,詐騙集團利用「假投資真詐騙」手法,對擁有不動產的民眾進行詐騙,由於案件層出不窮,引起新北市地政局的高度警覺,特別採取一系列強化防範措施;尤其當民眾在進行房屋或土地交易時,極易成為詐騙的目標,誤信「高報酬」的假投資計畫,甚至因為不了解地政登記程序,成為詐騙集團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