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升息影響,壽險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門檻拉高,讓壽險業者開始外溢往大台北以外的區域尋找契機。根據高力國際統計,自2020年12月起,不到兩年時間,壽險業者便合計出手逾420億元在大台北以外區域買進商用不動產,比同期在大台北出手金額逾180億元,高出1.3倍之多。高力國際副董事總經理黃正忠直言,即便今年大環境變數多,不過,商用不動產投資穩健度仍較股票或是其它投資型商品要來得高,而且具有保值抗通膨的優勢。
疫情延燒至今已二年多,近期開始出現趨緩的跡象。商場、景點、餐廳人潮回流,實體店也開始迎來春天了嗎?世邦魏理仕研究部表示,今年上半年3億元以上零售類不動產投資案共有8筆,為近10年同期最多,其中台北市東區年底隨新光三越進駐,可望為商圈注入強心劑,忠孝東路不再只有走9遍。
2022年第二季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的總平均指數為104.60點。五項指標包含(辦公室、店面、旅館、土地開發、總體經濟環境))全數下降。較前一季117.80下降13.20點。
世邦魏理仕台灣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台大型不動產投資市場,總投資額達新台幣880億元,是20年來同期第三高;今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重現了去年淡季不淡的態勢,世邦魏理仕台灣整理2021至2022年第一季「全台前十大旅宿業不動產交易」中發現,建商積極佈局各類型旅館產品;此外,全台工業地近五年地價,除東部以外,都有兩成以上的漲幅,長線佈局轉往南部搶進極具發展潛力的工業土地,還有空間。
受惠於台商資金回流、通膨壓力升溫,台中商用不動產開紅盤;據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今年以來上市櫃與公開發行公司,投資台中商辦總金額累計達128億元,不只遠超越去年一整年交易,更創下台中市歷年新高紀錄;當中又以壽險業投資為最大筆,投資金額佔整體九成,顯示台中在多元產業發展熱絡下,激發出投資人對台中商用不動產投資意願。
開發金(2883)今(16)日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由總經理龐德明主持。開發金去年稅後淨利創新高,達350億元,每股盈餘2.34元,較去年同期翻倍成長,強調股利發放「絕對金額會比往常多」。今年對市場看法依舊樂觀。中壽更表示,將伺機掌握升息進場布局,增加不動產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