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用不動產市場在 5 月展現強勁的投資動能,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的統計,上市櫃法人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額達到 192 億元,不僅寫下今年 1 月至 5 月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更是連續 34 個月以來的次高紀錄,顯示市場熱度持續升溫。
台北市房市進入嚴冬期!114 年 1 月北市不動產交易量僅 338 件,相較上月銳減 21.03%,更較去年同期大幅萎縮 54.32%,交易總額為 95.73 億元,較前一年同期縮水超過一半。 值得關注的是,全市住宅價格指數來到 130.21,與前一個月相比下跌 0.34%,雖整體價格略降,但仍較去年同期上升 8.03%,顯示房價雖有短期調整,長期仍呈上揚趨勢。
2025 年首季房地合一稅收大幅下滑,僅達 101.2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減 11%,不僅創下近 7 季以來新低,房市有明顯退燒的跡象 。財政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房市三稅」全面下滑,其中土地增值稅與契稅分別年減 8.8% 及 12.9%,個人房地合一稅則減少 10.5% 。
房市拉警報!受到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震盪全球市場,專家警告房市大跌的四大訊號已經全部到位,房價恐有 1 至 2 成回檔空間。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日前分析表示,「股災」、「升息難貸款」、「房市賣壓攀升」以及「信用管制強化」四大房市下跌警訊已齊發,提醒購屋族此時不應貿然進場,避免撿到下跌的刀子後遭套牢。
央行近期向立法院提交「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檢討」報告,強調過去幾年打炒房政策已帶來五大成效,包括房市降溫、購屋預期心理下降、無自住貸款優先、金檢 160 次,以及降低金融風險。然而,房市專家李同榮直指,這些「成效」實際上只是政策與市場脫節的結果,交易量萎縮、房價背離、銀行放款受限等問題,反而讓市場更扭曲,房市的長期健康發展令人憂心。
財政部再度出手,針對房地合一稅上路前取得的舊制房屋,宣布調高高價住宅獲利率至 20%,並新增每坪單價門檻,讓原本「總價較低、單價較高」的小坪數豪宅也無法逃過課稅,這次的稅制調整,讓不少原以為能避開豪宅稅的中古小豪宅屋主措手不及,業界更擔憂,市場交易量恐進一步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