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市場總量數據的迷思,今年前 8 月累積的 1,134 億元商用不動產交易額,並非反映一個健康、均衡的市場,而是揭示了一場正在台灣上演的產業生存遊戲。市場的「盲點」在於,這筆千億資金的流動,實質上是一場大規模的資產轉移,其背後的核心邏輯極為清晰:在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半導體產業正挾其龐大資本,精準承接由營運受困的傳統產業被迫釋出的廠房資產。一方是拿錢換取未來十年的戰略產能;另一方,則是拿廠換取眼下的生存現金。
今年第二季的台灣不動產市場,簡直是兩樣情,建商購地意願急速冷凍,交易金額直接「腰斬」。反觀商用不動產,在科技大廠大手筆買樓下,交易動能竟然還能維持穩定,這波市場氛圍,明顯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與政府打房措施的雙重影響,讓不少買家抱持保守觀望的態度。
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進入冷凍期!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 2025 年第一季報告出爐,數據顯示台灣不動產市場自去年下半年遭遇「雙重打擊」,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加上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性信用管制,徹底凍結買方信心。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規模僅有 177 億元,年減率暴跌 58%,不僅較去年同期腰斬,更創下近 5 年次低紀錄。
台北市商辦市場恐將迎來重大轉折點!根據多家國際知名不動產顧問公司的最新報告,2025 年北市將有 7 棟新商辦完工,總面積約 6.3 萬坪,其中釋出招租面積高達 4.5 萬坪,將推升空置率至 10%,商辦市場格局恐將從「房東市場」翻轉為「房客市場」。
為了實現 2050 淨零排放的承諾,政府計畫在 2024 年底正式啟動碳費徵收,原先規劃的徵收對象包含電力、鋼鐵及石化業等高排放產業,但據了解,政府有意將「商辦」、「醫院」也將被列為未來的徵收重點,對業者有可能帶來直接成本壓力,也讓市場因應未來通過綠建築與節能措施分擔減碳責任。
第一太平戴維斯於今(11)日發布 2024 年年終市場報告,分析未來一年的商用不動產市場動向。雖然全球經濟環境仍存變數,但 2024 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已創下多年新高,根據報告,2024年的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高達 1,539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8%,是近 10 年來的第二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