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漲下,加上國內高齡化、少子化的現象讓家戶結構出現轉變,在住宅面積的需求也似乎有所改變,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台北市今年25坪以下的小宅交易占比,自2018年起已連續五年超過5成,每2間房屋交易就有1間是小宅,顯見北市住宅「小宅化」明顯。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台北市更在1月底正式成為六都中第1個超高齡直轄市,平均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而北市也是六都中,住宅平均屋齡最大者,有超過七成住宅屋齡超過30年,平均屋齡達36.2年,以全台來看,則為澎湖平均屋齡最大。
重量級嘉賓登場重量級節目,今天「房產星叫室」請來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台灣社會面臨高齡少子化、環境惡化、房價高漲、經濟停滯、社會安全網等議題,近年也開始從「居住」面向切入討論,目前國外非常流行的新模式「合作住宅」你聽過嗎?彭秘書長要和大家談談合作住宅。
全台高齡化,台北市於1月底正式成為六都中第1個超高齡直轄市,平均5人當中就有1人超過65歲,佔比逾20%。國家住都中心主辦的「信義兒福A1公辦都更案」於今(18)日與順天建設進行簽約,順天建設也引進旗下醫療體系,未來將一條龍作業,打造大五分埔全齡友善生態社區。工程預計113年進行開工,116年底完工。
高齡者購屋貸款也有增速成長的跡象,根據聯徵中心住宅貸款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貸款人年齡超過65歲的住宅貸款件數共有1437件,相較去年下半年成長12.9%,其中雙北都會區的成長幅度更達到17.2%,反映銀髮族的住宅需求正快速成長。
人老了,腳容易無法使力,而房屋老了,結構上也容易出現問題,全台面臨高齡化社會,也同時面臨多數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需要「重建」,危老政策自106年推動以來,台北市受理的危老重建計畫案中,除少數基地位於山坡地,建築物高度受限外,經改建後,約有95%以上都已經設置電梯,讓老年人不再因為腳無法使力出門不便的狀況,真正落實居住正義理念中實現樂齡友善社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