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台灣人口高齡化及屋齡老化的雙重挑戰,內政部正式啟動「老宅延壽規劃」,預計匡列 50 億元特別預算,為全台超過 30 年屋齡的老舊住宅注入新活力;根據最新統計,全國屋齡超過 30 年的建物已突破 500 萬戶,占總體住宅存量超過一半,「人屋雙老」問題日益嚴峻,已成台灣社會亟需解決的居住危機。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倒數,2025年起每5人就有1人是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老化警鐘響起,富宇建設看見銀髮族和身障民眾的移動需要,今年陸續捐贈4台復康巴士給新竹縣政府、台中市政府、彰化縣政府和伊甸基金會,為民眾提供無障礙的交通服務。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迫在眉睫,最新資料顯示,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距離世衛組織定義的超高齡人口比例為20%僅一步之遙,趨勢使然推動醫療及長照需求持續湧現,醫院也從嫌惡設施躍升為房市新寵兒,台中近期就有四個醫療院所成形中,區域房市率先看漲。
今天是九九重陽敬老節,台灣將在明年進入老年人口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百歲以上人瑞創下新高共5542人,65歲以上長者超過400多萬人,全台人口高齡化,屋齡也持續老化,呈現「雙老」現象,平均屋齡已攀升至33年,屋齡30年以上住宅更是超過半數,正式突破500萬戶。
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 65 歲以上人口已達 415.8 萬人,占總人口的 17.8%。這樣的數據引發了對銀髮商機的關注,特別是在住宅市場上的需求變化;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測,到 2025 年,這一比例將突破 20%,意味著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
金管會今(4)日在財政委員會報告中指出,提升高齡者權益者與民眾金融素養中,再次強調鼓勵銀行推動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也就是民眾口中的「以房養老貸款」;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持續鼓勵銀行推動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關注市場運作及銀行辦理情形,滿足民眾在高齡社會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