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晉升有殼族是許多人的夢想,在高房價下更是難能可貴,不過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六都晉升有殼一族,就有2.2萬人是20~30歲的八年級生,佔比約為整體的15%,等於每一百個申請房貸的購屋族中,就有15個是八年級生。
今年Q1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8.5萬棟,創下2011年後的同期新高,央行最新統計的Q1房貸及土建融餘額增加也雙創歷史新高,年增各9.42%及13.55%,凸顯房市交易仍持續熱絡,但專家指出俄烏戰爭、疫情升溫、升息與高房價等因素衝擊,Q2房市將有許多挑戰。
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公會30日舉行會員大會,卸任理事長大睦建設董事長李文科交棒給滿鴻建設董事長劉守禮。近期政府加大打炒房力度,李文科表示,政府不應藉著打炒房之名而行打房之實,只一味的要最終端的生產者負所有責任,如此不能解決高房價的問題,恐將造成中小建商無力經營,帶來財務危機,造成預售屋買賣交易糾紛,甚至連鎖效應而產生經濟風暴。
民眾黨團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直指高房價已經是超過半數國人公認的民怨之首。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賴香伶、幹事長張其祿以及民眾黨新竹縣議員參選人徐勝凌、桃園市議員參選人林昭印和台北市議員參選人吳怡萱,共同呼籲政府盡速加大社宅興建動能、妥善運用社宅平衡區內發展,並開放市民參與建置,提升區域生活品質。
房市熱絡帶動地價飆漲,尤其是公有土地標售吸引建商搶地,價格屢創新高,被批評根本是炒高房價的元兇。對此,有學者直言,政府處分土地應多元並行,不能只有「價高者得」一種模式,台中市地政局長吳存金則委屈表示,已朝多元化設定土地方向規劃,但「現在壓力大到手中有地也不敢賣」。
美國升息央行也可能跟進,但在高房價下,根據聯徵中心統計,去年10月有1/4的房貸族房貸超過996萬元,等於每4個房貸族,就有1人房貸超過千萬元,比例創下歷史新高,而2020年1月疫情剛發生之際,只有1/4的民眾房貸金額超過864萬元,反映疫情至今民眾購屋貸款持續攀高,千萬房貸狀況越來越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