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房價問題難解,過年前新內閣拋出「使用權住宅」提案,國產署預計盤點約300坪土地,用低於市價的價格,讓住戶長期居住,媒體也大肆報導。內政部今(7)日澄清「使用權社宅」並非既定政策,勿以訛傳訛。
高房價下,低價住宅才是王道!去年全年最受歡迎的十大社區中,多為房價2字頭的大樓,連帶較周邊住宅更為低價的地上權住宅也頗受歡迎,上榜的前三名社區皆為量體超過千戶的超大型社區,榜首的年度瀏覽次數更超過10萬餘次。
高房價惹民怨,被視為打炒房殺手鐧的《平均地權條例》,今早(10日)已順利三讀通過,民眾皆期待因此能讓房價下跌,而對此,業者紛紛指出,房價上漲是因土地、原物料等成本高漲,要期待大幅下跌是不可能的!並建議,今年市場已無投資客,是自住買方入手的好時機,房價預計能下跌5%~10%。
房仲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今(23日)日表示,高房價、高物價、加上利率升高,以及打房政策下,明年房市不會太好,如用一字來形容就是「守」,呼籲民眾要保守以待,有房者也要守成,不要恐慌亂拋售,預期明年房市是「價平量縮」,各區房仲公會理事長,也解析明年區域房市。
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北北桃竹等地新成屋、預售屋建案房型比例,仍以2、3房占大宗。其中,桃園2、3房占比達90.8%最高,新北89.6%居次,台北和新竹地區占比約78%左右。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雖說2、3房仍是市場主流,但因薪資跟不上房價漲幅,民眾可負擔房屋總價範圍受限,業者持續縮小房型坪數,並以低總價、高坪效等訴求吸引首購買盤。
近年不少地上權招售(租)案釋出,受到不少企業青睞,然而地上權產品,尤其是「地上權住宅」過去由於無產權,以及估價較無市場基準、貸款成數低等原因,一度曾被視作票房毒藥,但近年市區精華地房價持續高漲,就目前房市「高房價」、「人口結構單趨單純化」來看,房價只要所有權案的六至七折,對銀髮族、年輕人來說,可以保留更多現金在身邊運用,就是地上權住宅的最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