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預售案

新聞搜尋 - 預售案

市場動態

北市30坪以內小宅當道 豪宅建商也跟風

低薪高房價時代來臨,具備低總價優勢的「小宅」,成為自住民眾鎖定買進的第一間房,而這樣的趨勢,在高房價的台北市尤其明顯。業者觀察,自住買氣當道,建商紛紛將推案坪數縮小至30坪以內,就連過往推豪宅的建商也罕見推出「趨小」建案,以迎合民眾想入住台北市的需求。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的調查資料,前幾年手握精華區土地,甚至長期推出大坪數建案的知名建商,近年也不得不順應「小宅」風,在建案裡頭規劃30坪以下的小宅。包括國建、大陸建、潤泰新、長虹、冠德、文心、璞園及璞真等豪宅建商,都紛紛推出小宅產品,甚至手握2個北市指標豪宅建商元利建設,也預計在文山區推出小坪數住宅。 根據《住展》雜誌調查,過去5年時間,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等三都,每一個年度推出的預售案總戶數中,30坪以下的房型占比都超低過4成,就連台北市相當精華的地段捷運忠孝復興站旁,也一口氣出現2個小宅建案,而且每坪開價都超過百萬元,顯見小宅推案熱潮正快速在主要都會區蔓延。 以去年928檔期為例,台北市即以小宅為推案主流,70坪以上大坪數住宅戶數占比僅約2成多,甚至出現建商產品定位大風吹的情況。例如過去在豪宅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東騰建設,以及將推案重心放在北市豪宅的首泰建設,也都開始轉攻小宅族群,成為這兩年房市的特殊現象。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目前房市買盤主要是首購民眾、其次是長線置產客,而此波房市主力購買族群,大多鎖定30坪以下、相對低總價的小宅,而當豪宅建商推小宅成為趨勢,一般建商更難抵擋,未來新建案坪數規劃能不做大就不做大,若是原建照規劃大坪數但未動工,中途變更建照改作小宅也是大有人在。 何世昌表示,過去3房格局久居市場供給最大宗房型,小宅占比很少超過4成,但自2014年房市反轉之後,30坪以下的房型占比激增,而預售屋供給出現如此重大變化的主因,便是因為房市在歷經多次調節、盤整之後,買氣已轉變為以自住、首購族為主流,預料在高房價的都會區,這股小宅風潮仍會持續流行。 房產專家分析,小宅除了具有低總價的優勢,也與晚婚、少子化等社會現象有關,讓不婚族、頂客族等,選擇較容易入手的小宅當作人生第一間房。此外,台灣因已邁入高齡社會,部分住在老公寓的長青族,為求便利的生活設施與居住環境,也會進行換屋動作,除了賣舊換新,也有不少民眾選擇以大換小。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現在不婚、不生的單身貴族愈來愈多,隨著人口結構消長變化,家庭戶量日趨減少,將牽動消費、房地產的型態改變,單身時代來臨推升的「單身經濟」不容小覷,而小宅產品在需求日增,以及購屋負擔相對較低等優勢支撐下,不失為「進可攻,退可守」的保值標的。 永慶房屋即曾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進行統計,去年第二季全國設有戶籍的單身戶長共128.1萬人,相較於5年前增加14.0萬人,成長12.2%,其中,新北市單身戶長最多,達25.7萬人,台北市則以18.5萬人居次,再進一步對照實價登錄資料可發現,台北市20坪以下的交易占比為19.3%,新北市則有10.8%,顯示小宅市場需求不小。 此外,受到高房價影響,過去台北市20坪以下的小宅,主要集中在中山、萬華與北投等區,近年則有明顯往市中心移動的趨勢,包括信義、大安、中正、松山等台北市中心,這2年也都相繼有小宅建案問世。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從剛性需求面來看,晚婚、少子化等家庭趨勢,再加上高房價,無論在使用面積或購屋負擔的面向,建商過往的產品規劃勢必調整。 尤其超低利率及軌道經濟持續加碼,使「租不如買」、「時間房價」的比價效應不斷擴增,建商因而轉進「門檻房」市場推案,拉攏首購需求,直接帶動中低總價、小宅供給,連知名建商也頂著品牌光環,進軍重劃區、小豪宅市場。如同名牌精品推出價格容易入手,但又能傳承精神的副牌,往往讓市場趨之若鶩。

市場動態

青埔特區建設到位 建商趁勢推五案聯銷搶買氣

桃園青埔特區建設題材多元,國際級的規劃與定位,除了是區域房市發展的重大利基,也是各路建商積極搶進推案的主因。大睦建設機構表示,因看好青埔房市的發展潛力,以及因房價觸底而帶進的旺盛買氣,決定將旗下5大案採聯合銷售方式推出,總銷金額合計高達50億元,由於產品「房源齊全」,成功吸引不少自住客及置產客目光。 前幾年受到房市修正影響,青埔買氣也大受影響,房價甚至出現「超跌」的情形,但近2年在重大建設相繼落實下,房價已快速止跌反彈,而青埔房市之所以能在市場回溫後迅速回穩,業者分析,除了建設題材多元之外,區內擁有高鐵桃園站、機場捷運A17站~A19站,通勤便利性更是堪稱全桃園之最,也是外來客為何青睞的重要因素。 新理想行銷團隊專案經理方人傑指出,青埔除了機捷交通題材,還有亞洲矽谷計畫,以及國泰商務城、橫濱八景島水族館、新光影城、和逸飯店、IKEA旗鑑館等,重量級的商場建設將陸續完工,重大建設帶動區域地段增值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且青埔經過2年價格回檔後,現階段CP值相對高,除了吸引購屋客,不少大型建商也展開購地佈局。 包括興富發、潤隆、宏普、皇普、中悅、桃大等知名建商,近期都陸續以高價購入特區土地,導致土地單價從2019年下半年起,漲幅高達近3成,顯示優質地段的土地愈來愈搶手,其中又以興富發與潤隆,大手筆買下近6000坪土地最為引人注目,也證明各界看好青埔特區的發展願景,未來有望成為「六都」土地買氣的風向球指標。 深耕桃園20年多的大睦建設,也看好這波青埔房市「搶反彈」的買氣,一口氣將旗下青埔5大案,包括「大睦森悅」、「大睦微風」、「大睦A19」、「大睦仁愛匯」、「大睦站前首席」等,採共同成立聯合展銷中心的方式進行強銷,且從首購到首換產品都有,要以最齊全的產品線,滿足各類自用客層的需求。 其中,成屋案「大睦森悅」與「大睦微風」皆坐落於青平段,可享周邊靜謐綠地的居住環境,又富有A18站周邊的交通便利性,規劃格局為3~3+1房32~50坪,可符合換屋族的需求。目前小坪數已售罄,主力為3房產品。 另3案則為預售案:「大睦A19」基地位於機捷A19站前200米,標榜到站即到家;「大睦仁愛滙」緊鄰領航南路四段40米綠園道、富永久棟距,規劃29~40坪,超高坪效3房僅需788萬起(車位另計);「大睦站前首席」的基地面公園第一排,距高鐵桃園站及機捷A18站僅短短800米,規劃格局為2~3房32~41坪,除了有中小坪數規劃,還可符合重視地段的首購客與置產族群的需求。 現場專案方人傑表示,5案除了仁愛匯外皆規劃為「黃金級綠建築」,總價帶落在788~1688萬元(車位另計),價格區間廣,不同預算的購屋民眾都能找到適合的產品,受到不少桃園在地客與雙北客群詢問。目前客層占比各半,桃園中壢在地客佔比為40~45%,雙北客則有45%,平均週來人約60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