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狂漲、減碳壓力排山倒海而來,企業電費帳單成了老闆們的惡夢,仲量聯行推出台灣在地團隊獨家研發的「數據驅動- AI 空調智慧化模型」,成功協助外商半導體設備大廠年省超過 25 萬度電,投資報酬率衝上 21% ,成為企業迎戰高電價與碳揭露雙重壓力的救命解方。
夏季高溫來襲,今(22日)氣象局還對7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加上核電正式除役,台灣未來能源政策與價格持續引發討論!對建築產業來說,「節能」已然不是建築產業的附加價值,而是競爭核心。
央行即將於 3 月 20 日召開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市場焦點全聚集在央行總裁楊金龍是否會出手「預防性升息」因應 4 月可能的電價調漲。金融圈已發出警訊,認為央行恐難跟進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反而出現「預防性升息」壓力,房市買氣與企業融資成本可能受到連帶影響。
新北市林口社會住宅近日掀起一場電費風波,住戶反映使用社宅安裝的定頻冷氣,導致電費暴增。住戶張小姐表示,自己每月房租僅 6000 元,但最近的電費卻高達 2600 元,相比去年同時期足足多出一倍。同樣住在林口的吳先生更是直言,冷氣帳單達到 9000 元,簡直不敢再使用冷氣。
今年4月起電價開始調漲,央行也在3月升息半碼因應通膨預期,雖說住家漲幅有限,不過房仲全聯會今(7)日發布民調結果,民眾在預期心態下,對於電價調漲的心理因素影響,可能遠大於實際增加的金額負擔,更指出對於電價上漲帶動房價上漲的憂慮甚深,買房可能暫且觀望。
電費自 4 月 1 日起調漲,造成許多租屋族憂心將連帶造成房東藉機調漲租金或超收電費,新北市地政局表示,在契約期間,房東不得藉任何理由調漲已經約定好的房租或電費,若遇到相關情況,房客不但可以拒絕支付,還可向地政局或消保機關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