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今年上半年共遷出9.3萬人,但僅約6萬人遷入,淨遷出人口達3.3萬人,人數居全台之冠,若以小巨蛋演唱會座席約1.1萬為例,北市上半年淨遷出人口約可塞滿3座小巨蛋。專家分析,「房價」、重大建設及產業是人口遷移三大因素,高房價更加速「脫北潮」。
桃園位處北台灣地理位置正核心,北與雙北都會區接壤、南與台灣高科技產業重鎮的新竹緊密相連,自行政院推出的TPASS通勤月票政策上路後,更加速納入北北桃共同生活圈的一環,不論是從人口、就業、消費乃至於產業發展等各個方面,都大幅提高與北部各主要都會區的連動性。
黃仁勳日前演講中提到「43台廠供應鏈」桃園市就占22家,包括廣達、鴻佰、台達電等桃園在地企業;另16所與AI科技有著緊密連結的大專院校中,桃園市的中央、中原、元智等大學也入列其中,顯見桃園對於產業的重視,並將成為各大科技人才的移居首選地;伴隨著科技智慧趨勢到來,也為桃園房市掀起一波嶄新高潮!
雙北高房價加上北北桃交通網絡建構日趨完善,這幾年雙北市大量「輕移民」移居桃園,人口總數已突破 230 萬人,在大量人口紅利帶動下,桃園房市更是價量齊漲,就連原本是「房價凹陷區」的草漯、山鼻、客運園區房價也悄悄站穩 3 字頭。然而,相較於桃園主要核心區乃至於雙北市,3字頭房價仍是相對低門檻的購屋置產選項,近期人氣甚至不輸桃園幾個熱門的明星重劃區。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以自住、長期置產等剛性需求為交易主力的房市結構,讓市場供需與房價漲跌回歸基本面,今年以來,隨著大量抗通膨買盤湧入房市,「強者恆強」的態勢更加明顯,而擁有完善生活機能與發展題材的區域,過去的天花板價,或許會是未來的地板價。
新青安2.0優貸方案迴響熱烈,去年7月TPASS通勤月票上路後更刺激軌道通勤族買房。由於機捷A10站重劃仍享有低基期房價優勢,因而躍升房市焦點,區內預售案去年破3字頭後,漲幅力道強勁,有望站上40萬。線上新案多已接近銷售尾聲,房價也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