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至 2 月,台灣全國商辦建照核發件數較去年同期增長 20%,樓板面積更是大幅增長 95%。這反映了美中貿易戰影響下,台商回流及供應鏈轉回台灣的趨勢,導致辦公和企業總部需求急增。不僅雙北地區的商辦需求旺盛,南北區域擴展也促使台南和台中地區的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件數顯著增加。隨著科技產業在中南部的擴展,這些區域的商辦市場熱度持續升溫,進一步鞏固了全國商辦市場的增長勢頭。
打炒房政策未鬆綁,不少建商轉戰商廠辦市場,最新統計指出,2023年全國「工業倉儲類」及「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面積達354萬坪,為史上第三高,使照核發則首度突破300萬坪、達311萬坪,創統計以來新高,建商即預料,市場將呈現M型化時代,北市頂辦仍能衝出「爆量供給」魔咒。
疫情解封國門開放下,跨國商務與產業交流正漸漸恢復正軌,也刺激了商用不動產需求回溫,加上正在修正子法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當中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對於有避稅空間的豪宅影響大,不少建商轉攻頂級商、廠辦市場,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辦公服務類建照樓地板面積在2022年的年增率高達286%,預估今年就將有近4萬坪的商辦完工招商。
據內政部統計,全台2022年H1核發辦公服務類建築建照總樓地板面積達61.2萬坪,較2021年同期的32萬坪,暴增91.25%。然而物業管理成為每棟大樓最重要的一部份,最新統計指出,未來五年新完工商辦大樓的面積,將上看100萬建坪,看似新增超額的供給,在未來會面臨到很大供給壓力,但透過系統化的招商、行銷,可以有效的進行管理。
今年上半年全台核發辦公服務類建築建照總樓地板面積達61.2萬坪,較去年同期的32萬坪,翻倍暴增。其中,光是台北市上半年商辦核照已達31.4萬坪,不僅是去年同期的7.67倍,更是去年一整年的1.7倍之多,占全台商辦比例高達51%,也是近10年來,首度超越住宅類建照面積。
工業倉儲類建照樓地板面積近年逐年增加,辦公服務類也同樣倍數增加,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Q1辦公服務類建照核定,總樓地板面積為133.1萬平方公尺,佔總核發建照1071.6萬平方公尺的12%,較去年同期暴增3倍以上,更創近五年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