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連番祭出房市管制政策,從平均地權條例的落實、法人購屋許可制,到新青安貸款的推出,整體市場氛圍除了明顯的「抑制投機」,同時也連帶影響到其他購屋族群。然而,隨著第七波打房政策上路,貸款門檻與成數限制更趨嚴格,購屋族不得不重新思考「財務規劃」與「購屋時機」。
六都地政局今(1)日公布建物買賣移轉棟數,7月六都交易量為1.9萬棟、年減幅度達29%,不過受惠7月工作天數比6月多1成,移轉棟數則是月增4%,整體房市仍維持盤整趨勢不變,專家認為,今日暫定的關稅出爐,後續還有協商討論空間,股市也開低走高回應,預期整體房市仍呈現「量縮價緩跌」的格局。
財政部近日降低豪宅認定標準,擴大課稅對象,政策一出掀起討論巨浪,雖然財政部預估僅有四千件受影響,但傳出央行也正評估是否跟進,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賴正鎰今(22)日則大聲疾呼,如果真的同步下修,不僅加稅墊高成本,將來建商為了讓換房者買得起房並順利貸款,只能推出更小坪數,他反問政府「難道要叫大家將來都住鳥籠嗎?」
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今(9)日陪同行政院長陳建仁視察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花敬群表示,2017年世大運結束後,選手村正式轉型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共有3,490戶,為全國最大社會住宅;另針對房貸支持方案,花敬群再強調仍會朝政院拍方案來走。
內政部祭出房貸補貼,除了家庭年收入門檻120萬之外,貸款金額門檻以台北市來說,原始核貸金額需在850萬以下,據聯徵中心資料,2022年前三季授信額度符合標準的路段,共有11條,並集中在萬華、中山和北投三區,樣本數最多的則是林森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