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2023年尾又將面臨明年初總統大選,在今年一系列打炒房政策下,許多人都好奇明年不動產市場究竟會是會漲還是跌?該買房還是該觀望?今日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舉辦「大高雄崛起Part2」論壇,邀請來台灣經濟研究院學者,以「2024年整體產業景氣剖析與展望」為題,提出分析與看法。
在影響全球至深的3年疫情當中,重新喚醒了忙碌的現代人對於健康以及居住品質的重視;而在後疫情時代,包含漢宇、麗晨、陸府等中部品牌建商都以各種形式,致力打造符合住客需求的新型態生活宅,除了在社區內提供各種增進住戶健康的軟服務,更將能夠預防病菌傳播的構想直接融入建築規劃,成為不少剛需族在買房時會參考的加分要素,擄獲自住客目光。
房價高漲,「蝸居」 問題從北台灣延燒至台中!據最新數據顯示,台中平均購屋面積較6年前減少約9.2坪,當今購屋者實際居住面積僅剩25坪,專家直言,「相較於人口結構改變,房價過高才是根本原因!」
「跟著台積電買房」的神話已經失效?對於期待透過台積電帶來受益的群眾,南北兩地的心情可說是大不同,而台南、高雄及屏東的縣市首長們紛紛喊話,代表地方政府歡迎台積電設廠。業者認為房市漲幅倒不似過去受台積電明顯影響,反有可能是給消費者信心,有助房市買氣跟成交量。
象徵區域買氣的家戶購屋比,六都在今年前三季買氣全面走弱下,數據都低於去年同期,買氣一向暢旺的桃園市減少0.5個百分點,縮幅最大,而台北市更創下6年來家戶購屋比新低,意即今年前三季平均每100戶不到2戶買房。
「平均地權條例」於7月1日正式上路,短線投資客縮手買房,市場回歸剛性需求。其中,位於台中南屯區的八期重劃區,有著強勁的生活機能,與廣大面積綠覆範圍,一直是自住客心目中的指標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