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18)日進行內政委員會質詢,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砲火猛烈,直指政府在社會住宅政策上,從過去喊出的「百萬」口號,到現今的實際執行狀況存在巨大落差,尤其質疑前總統蔡英文任期最後一天,社會住宅新建目標是否「車讓」,引發外界對政府住宅政策誠信的疑慮;激辯隨後也延燒至「租金補貼」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攤爭議,多位立委與內政部長劉世芳言辭交鋒,互不相讓。
隨著《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修正案進入立法院審查,中央和地方政府間的財源分配成為市場焦點。法案將影響地方建設資金來源,進而可能對房價穩定產生波動。依照目前的分配方案,地方政府將依「土地面積」「人口數」等指標獲得財源,倘若修法通過,地方政府可以加速建設,房市需求也可能因改善基礎設施而增加,但對於高房價的都市來說,房市壓力未必因財源增加而緩解。
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今(19日)舉辦「土地權利內涵的再界定」論壇,邀請多位專家學者進行對談,針對《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就法理、稅制、人口和都市老化等多個面向進行探討和分析,並針對未來土地和住宅政策的精進提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