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年規模 6 到 7 的強震頻繁發生,地震專家認為全世界可能已邁入「地震活躍期」。前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就於日前提醒,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預估未來全球規模8以上的地震會比前幾年更頻繁,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則指出,台灣未來50年有高達99%機率會會發生6.5級以上地震,大於7.0規模有54%,但不會有8級以上地震。
近年來,台南多次遭遇罕見颱風與豪雨,部分地區排水不良引發淹水,甚至出現屋頂被強風吹翻的災情;這些現象顯示,在全球氣候日益極端的背景下,城市的防災能力面臨嚴峻挑戰,其中包括老舊排水系統效能不足,以及部分建築物耐災性能低落。
當房價高漲與金融壓力齊襲,政府力推的新青安房貸政策,卻可能成為加劇台灣房市失衡的助燃劑。根據大臺中房市交易資訊平台所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青安撥貸占比自2023年底一度下滑後,今年6月再度回升至39.6%,但每月實際撥款戶數卻連月萎縮,最新6月僅剩4,055戶,顯示市場雖持續依賴政策資金,但真正能順利核貸者已明顯減少。
海砂屋,這個讓無數家庭聞之色變的建築惡夢,如今在政策的強力推動下,總算看見曙光!新北市板橋區指標性的「全家福海砂屋都更案」終於在六月審議通過,準備告別危樓陰影,邁向安全嶄新的家園;居民長期住在鋼筋鏽蝕、天花板剝落等危險環境中帶來希望,新北市政府積極透過「新北市推動都市計畫內防災建築再生自治條例」加速危險建物重建的決心。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自2013年啟動「建築小書屋計畫」,透過學生實作與系友協力,將建築教育延伸至國內外偏鄉地區,目標推動100座小書屋,以建築專業回應地方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近日,第23座小書屋「練習曲小書屋」於花蓮新城正式啟用,成為在地兒少教育與社區共享空間。
「得社區者得天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上路滿 30 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舉辦公聽會,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直言,雖已相對完善,但仍有部分條文急需與時俱進,更點出 4 大問題亟待修法處理,包括長期修繕計畫、寵物規範、電動車充電設備與外牆墜物等。他強調,現今都會區九成以上民眾居住於公寓大廈,誰能掌握社區,就能掌握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