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搖擺不定,一方面打炒房,又釋出大補丸,所以今年房市看攏嘸!」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公關主委張欣民今(7)日如此解讀,在新青安的救盤下,房地產先衰後盛、倒吃甘蔗,推測全年交易量能守住30萬棟大關,較去年小幅衰退3.6%。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理事長郭子立便認為,明年大選後政治不確定因素消失,有機會出現一波小陽春,目前立即可見的利空只有囤房稅2.0。
出口連12季衰退,各大預測機構紛紛下調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雖然央行連續2季維持利率決策不變,但商用不動產未能延續上一季的熱度,今年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單筆3億元以上)為 154 億元,季減率 72% 、年減率 60%,寫下近20季以來的最低單季交易規模,合計前三季總交易金額為859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6%,相當於減少300億元,今年整年度商用不動產交易將面臨千億元的關卡戰。
591新建案於6日調查顯示,被視為下半年指標的928檔期全台六都推案量逾5385.1億元,為近三年來首見衰退,調查中指出,今年房市變數多,特別年中通過平均地權法案,又將遇明年初總統大選等狀況,因此建商大多選擇在上半年329檔期進攻,這也導致下半年928檔期呈現後繼無力狀況,在台南狀況亦是如此。
過去一段推升房價上揚的工程造價,短期內似乎出現到頂的趨勢,根據主計處的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顯示,今年6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為108.77,年增率為-0.23%,是近6年半以來首度連2個月年增率衰退,專家指出,從2017年以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單月年增都只增不減,反映短期造價應該已經到頂,且也已經充分反映在推案的房價上。
政府打炒房有效果,今年前5月住宅建照量創下5年同期新低,為5.7萬戶,房仲指出,平均地權條例有效抑制非自用買氣,開發商有感於景氣出現衰退,推案心態趨於保守,建照量出現衰退,也是市場景氣進入盤整期的重要指標。
少子化、超高齡化來勢洶洶,但建商們人老神在在,主因為家戶人口數持續下將,剛需撐起房市一片天!根據正心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統計,單戶居住4人(含)以上之家戶近2年來出現全面性衰退,反觀單人家戶僅居住成長2.4萬戶。專家則表示,居家空間需求減少下,小宅產品將慢慢成為市場主流,反之大坪數產品恐陷「滯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