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到底是冷是熱?中央銀行最新出爐的數據,恐怕讓很多人都看傻了眼,明明政府打炒房政策一波接一波,升息循環也未停歇,自住買盤的購屋貸款餘額卻像失速列車般衝破 10.98 兆元,再創歷史新高;反觀代表房市供給風向的建商建築貸款,年增率卻是直直落,創下近 4 年來新低,一邊火熱、一邊急凍的矛盾現象,不禁讓人想問,央行這盤棋究竟是怎麼下的?
今年第二季的台灣不動產市場,簡直是兩樣情,建商購地意願急速冷凍,交易金額直接「腰斬」。反觀商用不動產,在科技大廠大手筆買樓下,交易動能竟然還能維持穩定,這波市場氛圍,明顯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與政府打房措施的雙重影響,讓不少買家抱持保守觀望的態度。
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結果出爐,一如市場預期,政策利率確定維持不變,是對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審慎因應,更傳達了央行對國內房市信用管制成效的堅定信心,對於實質換屋自住族群而言,貸款困境的疑慮,現在可以大大地放下心了。
2025 年台灣房市遭遇嚴峻寒流,購屋信心已跌至近年多頭市場以來的新低點,根據最新統計,4 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 -7.3%,房市買氣疲軟態勢明顯。 台經院指出,這波買氣急凍,反映了今年 3 月台積電宣布將擴大赴美投資 1,000 億美元的消息,國內民眾對台積電在台投資計畫是否生變的擔憂,加上銀行信用管制政策持續壓抑房市動能。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也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蒙上一層陰霾。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日前表示,第一季交易數據顯示,早在 4 月初美國關稅新政公布前,部分製造業廠商態度已轉為觀望,預期未來數月內,自用型買方於購置工業地產的力道將明顯減弱。
央行第 1 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揭露,在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央行理事一致認為川普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極高,恐對台灣經濟產生負面衝擊,目前央行既無升息必要也無降息空間。多位理事表示,由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政策可預測性太低,如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美國關稅調高,恐推升國內通膨,在如此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貨幣政策應以保守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