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美術館

新聞搜尋 - 美術館

市場動態

高雄4大豪宅聚落大車拚 中央公園特區最抗跌

受到台商回流激勵,近年高雄不讓北市專美於前,陸續冒出單宗過億元的豪宅交易案,包括美術館、農十六、亞灣區與中央公園特區4大豪宅聚落,買氣都呈現溫和順銷趨勢,尤其是唯一坐落正市區的中央公園特區豪宅,因具有媲美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絕佳環境條件,更是受到台商與傳產業企業主的青睞。 房產業者指出,近年因首購自住需求旺盛,相較於總價逾3千萬、每坪30萬以上的高雄豪宅,過去2至3年其實鮮少新增供給,因此,現在線上銷售的豪宅,多數是之前便已存在的豪宅案,在溫和銷售的情況下,平均一年可賣掉20戶,也讓市場上能選擇的豪宅愈來愈有限。 業者指出,高雄4大豪宅聚落之中,美術館、農16屬於北高雄的豪宅聚落,前者比較像是台北市還沒有美麗華百貨時的大直生活圈,屬於單純的住宅區,不過,近期隨著商業機能各方面逐步建立,目前該豪宅聚落每坪單價站穩30萬元、未來則要挑戰每坪45萬元的天花板價位。 至於農16豪宅聚落,最大特色則是擁有面積高達10公頃的凹子底森林公園,加上商業機能成熟,比較像是北市忠孝東路兩側的豪宅氛圍,每坪均價落在每坪35萬元,但目前已傳出有豪宅想要挑戰每坪60萬元的新天價。 不過,最受到中央與地方政策激勵的,要屬於亞洲新灣區。該區是高雄重點開發區域,公部門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希望能夠打造成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頂級商圈氛圍,目前區域內每坪房價落在30至35萬元,已有豪宅挑戰每坪50至60萬元的高價。 相較之下,中央公園特區是高雄最早期開發的豪宅聚落,也是4大豪宅聚落之中,唯一坐落於正市中心的精華地段,由於區域內已經鮮少可開發素地,因此豪宅相當稀缺,但也因為沒有新案拉抬區域行情,目前房價為4個聚落中最親民,每坪房價約30萬左右,未來若有新案推出,有機會挑戰40萬元高價。 區域房產業者指出,中央公園特區可享大立精品商圈,交通上則有捷運橘線O4、O5站與紅線R10站,開車10分鐘上中山高速公路,去年該特區有一個豪宅案,一年便賣掉超過15戶,顯見高雄原本的豪宅聚落,仍是高雄豪宅客相當喜愛的購屋區域。 業者分析,近幾年高雄豪宅買家多數仍以高雄在地客為主,占比超過8成,主要是傳統、造船、鋼鐵業等殷實企業主,不過,過去一年在資金浪潮席捲下,不但出現北客南下買豪宅,甚至吸引來自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企業主,不過購買比率相對低。 業者指出,早期高雄出現「豪宅」一詞,主要是高雄在地的企業主,想要從原本大地坪的透天厝,換至有物管與市區的大樓住宅,當時純粹是換屋需求,另一批則是原本就住大樓的企業主,隨著家族成員增加導致空間不夠用,或者屋況老舊,因此想要換到百坪以上的住宅大樓,豪宅一詞才在高雄應運而生。 不過,高雄豪宅即便比台北市、台中還要慢才出現,但其實演進也是跟著台北與台中一起,逐漸形成一些新的豪宅聚落,包括農16、美術館、亞洲新灣區等,至於傳統豪宅區中央公園特區,則因為土地開發較早導致後期推案較少,雖已進入開發成熟階段,但能見度相對不高。 業者分析,高雄的豪宅買盤,從早期在地的換屋需求,逐步演進到周邊各縣市鄉鎮的企業者置產的首選,到出現北客南下購屋,甚至近幾年也出現國際豪宅購屋客,從新加坡、香港等地來高雄,主要是看中高雄豪宅基期低,氣候環境又與兩地雷同,因此,選擇到高雄買豪宅。 不過,若以價格區分,目前高雄豪宅分為兩個價格帶,其中多數集中在每坪單價30萬元上下,但有一些超高價豪宅,每坪單價則直接跳高一倍,往60萬以上挑戰。至於目前最受歡迎的豪宅總價帶是2500萬元以上、3500萬元以內,坪數則以100至120坪為最適合空間,因此每坪單價自然落在25至35萬元。 業者指出,豪宅買家會有所謂的群聚效應,舉例來說,有一個企業主買了,便會邀請三五好友到新家聚會,也會帶進一波忘年之交買在同一個豪宅社區,此外,還有一部分是家族購屋,一次購買多戶,一戶自住、一戶給小孩,其他戶則由家族成員居住,其實就是「垂直居住」的三代同堂概念。 因此,豪宅社區的公設便顯得相當重要,目前高雄豪宅客較喜歡的公設包括游泳池、宴會廳,甚至KTV以及麻將間等,下樓便可以在社區內便能跟三五好友聚會,也是目前高雄高資產族群最能接受的生活模式。

市場動態

建設機能快速到位 青埔房市再升空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大園區交界的青埔高鐵特區,自從機場捷運通車之後,房市快速從谷底翻身,不僅一棟棟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商業設施也如雨後春筍般增加,重大建設看得到、摸得到,讓各地購屋族隨著高鐵、機場捷運而來,去年桃園各大重劃區的新成屋移轉量,光是青埔就佔了1737件,位居全市之首,區域買氣強強滾。 青埔特區堪稱新竹以北最大面積之重劃區,面積廣達490公頃,可開發住宅、商業設施空間廣大,機能與建設以A18站為中心,呈輻射狀展開,地方政府也傾注全力打造國際商務城,包含: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美術館及會展中心等均座落在此。 近年青埔房市之所以能從谷底翻身,關鍵就在於當地的建設利多不再只是「空口說白話」,尤其是今、明2年,為青埔地區重大建設完工年,加上區域房價修正至甜蜜點,使得買氣隨房市景氣攀溫,並帶動商業機能成形,國內外知名業者也紛紛搶進本區開出旗艦店,且規模一間比一間大,商圈規模逐漸擴大。 像是連鎖咖啡業者星巴克,近期就在此開出「青埔高鐵南門市」,若含高鐵站、華泰名品城內的星巴克,就有4家據點,此外,全聯福利中心也將在高鐵站附近開出占地千坪的旗艦店,全台最大的IKEA宜家宜居旗艦店外觀成型,目前也已落架。 至於今年夏天最大亮點,當屬「國泰置地廣場•桃園」,新光影城、橫濱八景島水族館、COZZI 和逸飯店等商業建設將接力開幕,預估可再帶進8500個就業機會,創造人口紅利、增加居住需求。 除此之外,青埔特區休閒綠地也相當充足,有青塘園、橫山書法藝術公園等大型綠地,一家人可以散步、野餐,至於學區,原有的青埔國小因入學學童激增,已分兩期擴建,另在A17領航站規劃興建青園國小,預估完工後可招生60班普通班、3班特教班、3班資源班以及10班非營利幼兒園,且規劃英語、本國語及程式語等3語教育,朝國際級學校邁進。 交通方面,青埔特區坐擁高鐵、機場捷運、國際機場以及國道等陸海空交通優勢,特定區內更有3個捷運站點,透過機捷4站可至桃園機場,搭乘高鐵2站、20分鐘就到台北車站,至高雄也只需1.5小時,不少機師、空姐就近購屋。 此外,雙北市自住買盤也看準青埔2字頭房價,總價親民、居住空間增加,人口年年正成長,且睽違數年、去年首度出現完銷建案,建商推案信心大增,頻頻掃地、補庫存。 而根據實價資料,去年桃園市土地交易總件數達7973筆,其中大園地區以959筆、成長62.8%,年增幅為全市之冠,其次為中壢區年成長46.7%。 包括獵地王興富發建設、潤隆建設,去年12月砸下77.25億元,用每坪131.8萬元買下高鐵站前5,820坪帶建照之商業區土地,未來將開發為總銷逾170億元的造鎮案,皇普建設(2528)也以6.7億、10.4億元買下商業區約1800餘坪土地,預估第3季將在青平段推新案,總銷規模達40億元,光是上述3家建設就在區內灌注上百億元資金。 除了購地熱絡,一案接一案完銷,也加快建商推案腳步,根據住展雜誌統計,青埔歷經2014年~2017年餘屋出清、房價修正,2018年起青埔地區買氣轉熱,新推案戶數超過2,000戶,去年更達3,500戶,回溫速度相當驚人。 今年也有多個指標案現身,包含:上市櫃建商宏普建設(2536) 今年將推出總銷30億元、基地達千坪的青埔案,日勝生則將公開總銷18億元桃園青埔成屋案,在地品牌建商「桃大機構」則首度揮軍本區,預估將有3個新案,區位坐落在機場捷運A18站、A19 站周邊,規劃中小坪數產品,開價上看3字頭。 根據房產業者指出,青埔特區平均房價2字頭,但通勤至台北車站不需半小時,以千萬元左右之預算,可買到3房含車位產品,加上建設、機能逐步到位,價量從谷底回升。 以近期推案單價而言,建案差異相當大,大致上以捷運、高鐵為核心高房價區,向外遞減,每坪約32~40萬元不等,產品以2~3房為主力,部分品牌建商因長年耕耘、優質建築口碑,雖然距捷運較遠,新案房價仍然有撐。

建築美學

建築美學/豪宅建築師翻篇歸零 戴育澤多元設計創造建築新美學

早期有台中「七期王子」之稱的戴育澤建築師,憑藉著在台中七期的多個豪宅作品而聲名大噪,在不少業主心中,戴育澤至今仍是最能將新古典美學發揮到極致的建築師。然而,近年戴育澤的建築作品依舊每每驚艷世人,但卻遍尋不著新古典風格的蹤跡,戴育澤甚至親口說出:「如果可能,再也不碰新古典!」 究竟是甚麼原因,讓這位台中新古典建築美學的代表人物,說出如此斬釘截鐵的話?未來是否還會有新古典作品問世?面對記者的連番追問,戴育澤只簡單吐出二字:「緣分」,但掛在他臉上那抹仍帶有念想的笑容中,似乎透露出「新古典建築大師V.S新古典建築美學」之間,或許還有其他的「可能」。 台中七期聯聚和平(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不過,頂著豪宅建築師的光環,戴育澤卻從未替自己的設計作品設限,即便許多人是透過台中七期一棟又一棟的新古典風格豪宅而認識他,但戴育澤本人則是一再強調,自己不喜歡被定義,也不喜歡讓自己的風格定型,「多元化創作」才是他的理念與追求,除了頂級別墅與豪宅大樓,從頂級飯店、商辦總部、學院校園,甚至是佛寺僧苑、納骨塔,都在戴育澤廣泛涉獵中,近年更跨足社會住宅領域。 戴育澤的多元創新,也表現在他的建築風格上。從最早期新古典主義的「聯聚和平」、現代主義的「葳格小學」、後現代主義的「日月千禧飯店」與「林口晴空樹」,到近年來數位形式建築的「敬業雲起」、「林口年豐七也別墅」,及參數設計的「大毅老爺行旅」,不斷在傳統都市景觀中注入創新元素。 林口晴空樹(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在衝擊中激發創新 從批判中正向成長 「創新設計往往需要在衝擊的氛圍中被激發」,因此,戴育澤與事務所團隊每天都會進行晨會,會議中大家可分享工作經驗,像是遇到的問題,其解決及避免的方案,雖然很多時候,團隊成員會依據各自的專業立場有所堅持,僵持不下,即使身為事務所「一家之長」的他,也樂於接受下屬的批評及建議。 戴育澤認為,在面對難解的案子時,團隊成員解決難題的動機是一致的,絕不會因為意見不成熟或害怕被質疑而選擇沉默。團隊中的正向爭論,是一家事務所成長的動力,重要的是如何在過程中透過互動與溝通,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從中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新思維。 大毅老爺行旅(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以台中首棟使用參數化設計的建築「大毅老爺行旅」為例,因應基地位於馬路過彎處的弧線上,迎面為文化地標美術館,呼應地域上自然曲線的河川與人文氣息的街道交接,建築外觀取自台中新舊城市交疊的都市紋理意象,破除傳統騎樓柱列,改以框架形式的設計呈現。 而團隊成員在設計時,即從地域、文化、人文意象、美學、商業需求等方面,進行整體考量,並透過參數設計了幾何形狀的大面積玻璃觀景窗戶,讓旅人在下榻旅館時,不但可飽覽城市特色美景,更可從中發覺旅行不只是旅程,而是一趟城市探索的新體驗。 大毅老爺行旅內部空間(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戴育澤回憶道,「若是沒試過,又怎麼知道業主不接受新概念、新美學呢?」為了讓業主看到最好的設計概念,他們以一絲不苟的態度去做簡報及模型,結果一次提案就成功,不但業主出乎意料地接受了大膽顛覆傳統的創新設計概念,「大毅老爺行旅」也分別在2018年榮獲大台中市建築師公會特色設計獎,2019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 以建築設計為再詮釋 由社會住宅回歸本質 超過30年的建築師生涯中,戴育澤在與業主合作中覺察到,建築設計不只是單向表達建築師的創作體現,同時也表達了一家公司的願景和理念。設計「敬業雲起」時,戴育澤選擇用「雲、畦、山、林」的概念融入建築設計中,並突破傳統建築基座的形式,將一樓的公設利用建築折線,表現出「山」的意象,隱喻業主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的名字。頂樓則設計三朵雲形的空中環景步道,往外眺望可見遠處美景,象徵公司的未來及願景。 敬業雲起(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近年來,戴育澤也積極跨足社會住宅的設計,目前承接的社會住宅案子共有四個,是台中承作總件數最多的事務所,要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規劃出房地產市場中無法做到的設計,是他所要面對的挑戰。 戴育澤說,自己常在思考,難道一般收入或較低收入的住戶,就應該放棄對建築美感的追求嗎?對他而言,美是不做作的,建築之美必須回歸到「空間的本質」,展現最純粹空間的內在本質。如同他的生活觀念,從簡單出發,不拘泥於形式,從而體會恬安淡然又值得再三反芻的韻味。 普同精舍(圖片提供: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進入社會住宅的領域,實現了他想要回饋大眾的理念。戴育澤表示,建築師這一職業可概括為文化工作者、服務業者,但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工作者;在設計社會住宅時,他以服務社會的態度參與,希冀對社會有所貢獻。 房市紅塵喧囂 堅持自我修行 多年來潛心向佛的戴育澤分享道:「如果沒到紅塵走一回,怎麼知道個人修行好不好?」對於「豪宅大師」的讚譽,須有翻篇歸零的姿態,也是他堅持建築設計必須多元性的原因。「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他一路走來的憑藉,在建築師生涯中遇到的難題與困境,也是他不斷精進自己的精神「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