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院會26日三讀通過「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主要增訂經認定有危險的公寓大廈,一律限期成立管理組織,中央並匡列經費補助地方政府辦理輔導工作,屆期經輔導仍未成立,每戶最高可處新臺幣20萬元罰鍰,並得按次處罰,另授權地方政府可於必要時指定管理負責人,以強化公寓大廈的安全維護及管理。
立法院會26日三讀通過《建築法》第77條之1修正,新增原有合法建築物「構造」安全不符現行規定,經評估檢查應改善者,將強制要求改善及補強,違者可處6萬至30萬元罰鍰,以確保國人居住安全。
內政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今日行政院已拍板通過,接著將送立法院審議,對於打房五重拳,尤其是炒房罰款,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今天表示,雖然刑法已拿掉,但高達5000萬元的天價處份讓大家無法接受,會讓營建業揹負很大的黑鍋,讓大眾誤認房地產是暴利產業、違害社會秩序,請立委們未來在審議能多加考量。
網路售屋廣告何其多,不少不肖業者把「非住宅使用」當住宅售屋,以此牟利,台北市政府地政局表示,與591房屋交易網合作,推出全國首創售屋廣告「不得作住宅使用廣告平台警示機制」,已於9月2日正式上線,只要出售物件位在北市不得作住宅使用地區,591平台依資料即鎖定並於刊登頁面立即跳出警示標語。
去年7月修正公布的「平均地權條例」,將申報登錄申報責任回歸買賣雙方,申報時間也改為買賣移轉登記時一併申報。內政部表示,行政院日前已核定這項新制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新制施行後,對於價格資訊如有申報不實,將直接處3萬至15萬元罰鍰,請民眾申報時務必詳加確認,以免受罰。
台北市政府繼去年對內湖五期工業宅進行開罰後,近期再宣布將對全市2,240戶工業宅從今年5月起分5階段處理,首波將針對2010年後領有使用執照的新建物290戶,若超過限期一個月未改善,又逾期配合調查,最高將裁罰30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