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一起,關鍵在於人與人的互動!」隨著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即將屆滿 30 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10)日舉辦「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30 週年系列公聽會」,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在會中拋出三大改革方向,包含強化社區人力、建置維修基金制度及推動老屋延壽計畫,希望讓台灣的社區居住環境更和諧、安全。
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計畫惠及近 75 萬戶家庭,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日前發出警訊,由於立法院凍結國土署預算約 41.47 億元且刪減 7.55 億元,若預算不盡快解凍,預計 11 月租金補貼經費將告罄,恐使大批租屋族每月補貼金斷炊,陷入經濟困境。
中央銀行今(20)日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宣布政策利率「連四凍」,重貼現率維持在 2%,並且確認不會推出第八波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而是以強化專案金檢方式替代。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時便透露「強化金檢取代第八波信用管制」的政策走向,此次會議正式定調房市「按兵不動」策略 。
電動車數量激增,公寓大廈設置充電樁需求也隨之急遽攀升,但消防安全隱憂卻成為推動電動車普及的一大絆腳石。國土署長吳欣修今(13)日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全台有管委會的公寓大廈約 4 萬餘棟,針對充電樁討論很多,但大多缺乏具體結論。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則承諾,將在 3 至 6 個月內就消防安全等面向提出修正草案,以解決電動車充電設施安全疑慮。
央行近期向立法院提交「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檢討」報告,強調過去幾年打炒房政策已帶來五大成效,包括房市降溫、購屋預期心理下降、無自住貸款優先、金檢 160 次,以及降低金融風險。然而,房市專家李同榮直指,這些「成效」實際上只是政策與市場脫節的結果,交易量萎縮、房價背離、銀行放款受限等問題,反而讓市場更扭曲,房市的長期健康發展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