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於昨(9日)部務會報通過修正草案,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嚴懲炒作最高處三年徒刑或併科5,000萬罰金;同時要求預售屋解約須30日內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並於五年內不得移轉、建立檢舉獎金機制等。房產趨勢専家李同榮評論內政部針對預售市場紅單亂象出重招,認為方向正確,倘若要看出成效,還需要三個關鍵點。
近年受到預售屋市場炒作哄抬,投資客、投機客嚴重影響不動產市場交易秩序,內政部於今(9)日部務會報通過修正草案,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嚴懲炒作最高處3年徒刑或併科5千萬罰金;同時要求預售屋解約須30日內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並於5年內不得移轉、建立檢舉獎金機制等,以有效防杜住宅淪為炒作工具,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2020年契稅實徵金額達161.5億元,為史上第三高,同時,六都買賣契申報人數以新北市合計5.5萬人最多;其中法人與本國人多集中在新北,桃園卻成為外國人申報量最大的行政區;申報人年齡級距以35-44歲者為主。
「實價登錄2.0」於今(2021)年7月1日上路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北市府公布預售案申報量不降反升較前期增加1.26倍,較去年同期增加3成; 12個行政區預售案申報量以北投區居榜首,市場推案主流為80戶以下小型社區住宅。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實價登錄2.0修法草案,未來實價登錄個資將改為逐戶登錄、預售屋買賣30日內申報,登錄不實最高裁罰75萬元,不過,清華大學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由此雖可感受到政府對房產亂象有手段,但能否通過立院這關仍有變數,就算通過,必須做到「確實查核」才能遏止目前以來的預售屋交易亂象。
實價登錄2.0修法於今(1)日正式上路,其中建物價格、裝潢費用、實價登記回歸買賣雙方、關係人交易揭露、保護個人隱私以及、規費都有明確規定須詳記並載明,專家提醒,實價新制上路,如果「資訊不實」、「價格不實」、「延遲申報」都將會被罰錢,甚至可能會有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