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泰集團旗下水泥與建築材料廠潤泰材(8463),今(22日)日召開股東會,去年轉虧為盈,董事長莫惟瀚表示,今年前四月訂單產能滿載,但原物料成本上漲波動仍大,因此每半年會調漲價格一次,以撐住營收毛利表現。
國產建材(2504)再買下汐止土地設置新廠,看好「東區門戶計畫」開發商機,並因應北士科等頂級商辦、豪宅帶來的龐大混凝土需求,由董事長徐蘭英親自宣布汐止二廠正式開工動土,預計明年完工後,最高年產能達30萬立方米,再添營收動能。
泰豐輪胎24日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榮誠開發、福誠開發名下中壢區泰豐自辦重劃區重劃後4,273坪土地,已由百峰建設透過公開標售,以約每坪50.08萬元、總金額21.4億元取得。泰豐指出,此案係預售重劃區土地,待重劃完成後再計算損益;至於輪胎本業上,泰豐在今年的2月10日宣布,觀音廠進行產能調節,擬暫時全面停止生產。
經歷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大漲行情,六都房市未來將如何變化,備受官方、金融機構與民眾關注.其中補漲趨勢極為明顯的台南房地產能否維持這兩年的熱度,更是各界專注焦點。
高力國際統計,去(2021)年全台工業地產逾1600億元,是近10年統計以來新高,而且連續四年增長、連三年突破1千億元,相較2020年,增幅高達約27%。其中「桃園」表現最亮眼,2021年工業地產成交總額高達373億元、占全台比重約23%、將近1/4。高力國際指出,美中矛盾及新冠疫情使台灣享受產業紅利,電子科技業領軍的製造業更受惠於全球供應鏈重組之轉單效應而蓬勃發展,外銷訂單金額創下新高,為了因應產能擴張更是積極於全台獵地擴廠,也大幅推升工業地產交易價量俱升。
在新冠疫情持續延燒之下,全球供應鏈重整態勢越趨明顯要顧及成本效率,更要生產穩定,讓不少台商選擇回台重起爐灶,而不少本土製造業者也為因應未來產能擴大而提前佈局。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桃園以超過新台幣2,300億元投資,拿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中,全台投資額冠軍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