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上周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全案送交立法院審議,將增訂新建建物屋頂要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對此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賴正鎰提出建言,他指出只有民間與政府聯手才能加速安裝,比如補助家戶安裝,並給建商新建案2%容積獎勵,太陽能屋頂下方空間應不設限高且不計面積,讓建商規畫公設給住戶使用,他也建議,台灣確實缺電,還是要恢復核四發電,以核能養綠電,才能供電與減碳兩者兼顧。
台中地價高漲,建商轉向收購老屋推案,根據統計指出,台中今年以來已有149件危老案核准通過,創下危老重建條例上路以來新高。專家則指出,隨著大環境改變,素地開發以不見得最具成本效益,也讓老舊建築漸成眾建商垂涎標的。
台北市都更危老案激增735件,大街小巷可以看到陸續有危老改建基地陸續動工。根據北市建管處統計,時程+規模獎勵、結構評估、耐震設計與綠建築,是危老案件申請容積獎勵最普遍的項目,至於無障礙設計與捐贈公設地的規範較多,加上前面的容積獎勵可以拿滿40%的狀況下,無障礙設計與捐贈公設地成為最冷門的申請項目。
危老條例實施已滿五年,只要經主管機關評定,在2025以前進行重建,最高可獲得1.4倍的容積獎勵,而內政部開始研擬是否取消落日條款,將容積獎勵「常態化」 ,這也讓老屋重建再度受矚目,實際上雙北的都更危老新案也再再創下區域天花板價。
政府強力限縮土建融政策,帶起危老都更風潮!根據統計指出,今年台中市危老重建核准案件數已有87件,且半數集中在西屯、西區、北屯、北區、南區等地。業者則表示,危老案開發效益強,不僅具容積稅賦獎勵,建築融資還能貸好貸滿,「有吃又有拿」,已是當今建商的推案主力。
依據內政部房屋稅籍統計資料,全台住宅平均屋齡31年,總共有896.5萬宅,其中有50.1%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六都中住宅老態最明顯的是台北市,平均屋齡36.2年,有71.2%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中央針對大於30年需改建老屋提供3大獎勵,其中稅率減免措施已於5月11到期,但為了鼓勵民眾持續申請危老重建,日前將優惠期程延長至116年5月31日止,讓申請危老重建個案能持續享有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優惠,提升民眾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