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漲幅達標,財政部宣布,2025年起遺贈稅課稅級距將調高 12.42%。新制度將使遺產稅及贈與稅在各級距的適用金額提升,對高資產族群財富傳承規劃影響頗大。
美國聯準會(Fed)一如預期利率維持不變,今年可能會進行3次降息,而我國央行今(3/21)召開今年首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卻意外宣布進行預防性升息半碼,以抑制電價上漲後帶來的通膨預期心理,這是央行自前年 5 度連續升息後、三度凍漲之後,再度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同時,央行也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22% ,原本趨緩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上調至2.16% 。
通膨影響大!2023年居住類指數年增率連2年超過2%!根據官方的物價指數統計,2023年居住類指數為104.35,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包括房租、住宅維修費、家庭用品、家庭管理費等,皆同步寫下歷史新高,若加上去年房價也創下新高,在在顯示,民眾在居住生活的開銷負擔也是最重的時刻。
過去一段推升房價上揚的工程造價,短期內似乎出現到頂的趨勢,根據主計處的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顯示,今年6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為108.77,年增率為-0.23%,是近6年半以來首度連2個月年增率衰退,專家指出,從2017年以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單月年增都只增不減,反映短期造價應該已經到頂,且也已經充分反映在推案的房價上。
主計總處最新公布資料,4月份營造工程物價指數來到109.60,再創下新高!去年8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曾下跌,但未見新案價格下修,專家指出,建築成本增加及取得開發資金困難,今年首季建照量創3年同期新低,已見建商調控供給,不過買方保守,將使得財力有限的建商陷入困境。
營造業缺工問題嚴峻,即便提高工資,也少有新血願意入行,日前一名水電包商指出,10年前營造業勞動力短缺問題早已浮現,到了5、6年前外送平台大舉進軍台灣後,更讓缺工狀況益形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