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立法院去年1月10日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將更明確的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前進,其中基於營建產業佔整體碳排比重超過3成,將成為淨零成敗的關鍵,臺中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以「2050建築淨零碳排暨永續經營」為主題,從法令制度、金融以及實務面全方位舉辦論壇,更擔起「綠領」重任。
潤泰集團營造廠潤弘(2597)今年股利大發配,2023年EPS 10.28元,賺一股本下,今(16)日股東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5.4元、股票股利4元,合計9.4元。董事長李志宏透露,目前潤弘手在手工程庫存量就有500多億元,市場需求量大,現在是「單多、施工者少」,只怕消化不完,目標是能如期如質的把工程做好。
海悅(2348)近年以代銷、營建、轉投資收益多元佈局,第一季房市買氣熱,海悅在代銷、營建雙軌並進下,今(13)日公布Q1合併營收22.8億元、營業利益9.24億元與稅後淨利9.19億元,年增率分別為252.75%、2775.35%與2922.70%,EPS高達7.93元,股價也見漲勢,今日上漲20元以221元漲停作收。
今年三月,曾任高雄代銷公會理事長、同時亦是龍登國際廣告董事長戴嘉聖,接任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第六屆理事長,致詞時他提及未來營建與代銷行業,都將面臨AI技術、淨零議題。目前該如何應對碳權成本、缺工問題將是一大考驗,以及《經紀業管理條例》已經立法二十餘年,當時所立之條文距今已久,應可進行檢視、討論,期待在任內能有圓滿的結果。
儘管今年7月1日〈囤房稅2.0〉將正式實施 ,但營建業卻上演十年資金大行情,整個預售屋及成屋市場,更出現<四高>罕見熱況,包括:(一)520之前全台將近一兆推案量。(二)營建上市櫃股價飆新高。(三)銷售率佳完工入帳金額驚人。(四)高現金殖利率成為《存股》新標的。
14期重劃區在抵費地標售案結束後,土地交易熱度仍不減,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大城地產(6171)加碼14期美和段土地,耗資6.2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前地主「祭祀公業法人台中市林隆吉」,不久前才將另一筆土地出售給華固建設(2548),堪稱上市櫃營建股大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