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長期推動智慧城市,秉持三大施政方針「簡政便民」、「行動治理」、「智能城市」與國際接軌,以智慧方案解決市民需求,為城市景觀、都市防災、及節碳淨零等重要議題找出路;新北市建築師公會今(12)舉辦論壇討論相關議題,公會盼建築上能更鬆綁相關法規。
去年因應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立委賴士葆等人臨時提案,加強查核持有十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租賃所得,查核方式是先發出輔導函,再進行查核,並依稅捐稽徵法規定,自動補報補繳者可免罰。財政部昨(14)日表示,去年針對持有十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的「囤房大戶」展開精準查稅,截至3月31日查核完成,查核的1,734件中,共1,006件為補稅案件,約近六成,補稅金額近1億元。財政部表示,自今年起已擴及持有五戶以上案件,約7,600件 ,防杜逃漏租賃所得。
有鑑於地上權住宅已成全球居住新趨勢,台灣發展地上權雖已行之有年,卻受限於民眾觀念與法規上的不夠完備,至今仍還尚未成熟。然而,地上權產品雖然沒有土地的所有權,卻因地價負擔相對便宜,擁有價格遠低於同路段行情的優勢,由政府帶頭發展地上權,不失為解決當前高房價問題的一帖良方。
民眾對於「都市更新」的既有印象,不外乎是拆除重建,但其實老屋「整建維護」也是都市更新的另一種選擇;近年來,北市府積極推動老公寓增設電梯簡易程序政策,獲得民眾響應,申請案件數量逐年提高,已經突破50件,居全國第一,並已有20件已經完工;其中位於中山區「中山御品社區」住戶有電梯使用需求,社區管委會得知台北市更新處有提供老公寓增設電梯補助,便熱心召集住戶共同討論。主委表示起初因為對於法規與申請補助流程不熟悉,大家意見分歧,經過多次溝通化解歧見,最終取得住戶共識,向更新處申請補助獲准,於今年順利完工啟用,增設電梯的特色造型也受鄰居好評。
為了改善國內建築的結構環境,讓房子成為可以居住50年、甚至百年的建築,結構安全專家推動「好宅5大要素」,將改善建築結構,提供民眾好的生活品質、安全、美學及健康無毒的居住環境。而政府也陸續修訂建築法規,包括樓板隔音、防火材料「後市場稽核機制」、長期修繕基金等,進一步讓民眾能住進好宅中。
台中市府地政局昨(4)日公開標售北屯機場捷運特區13標精華地,開標結果共標脫5筆土地,標脫率不到四成;台中市地政局長吳存金解釋,本次標售案多屬於特商區,因法規限制無法興建住宅,因此開發商也較過往保守,但仍然看好年底捷運通車後,將是奠定都市發展繁榮的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