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瘋搶同棟商辦!政府「打住不打商」政策下,私法人積極購置商辦產品,更出現「加購」同棟商辦的熱潮。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發現,今年包括展碁國際、長庚醫療體系、浪凡網路科技、豐順營造等法人機構,都出手加購台北「同棟不同層」商辦,企業主對同棟大樓的偏愛與發展信心可見一般。
今年初開始商辦熱潮正式起飛,位在士林捷運站旁的豪辦「欣翰士林官邸」,1 月出現中樓層交易,紡織傳產法人以總價 1.35 億元、單價 96.1 萬元,買下總面積 159.78 坪的毛胚屋,這也是去年 7 月平均條例修法實施之後,「欣翰士林官邸」的第 6 筆交易。
台北市商辦交易火熱,建商積極搶蓋辦公大樓,商辦市場將陸續有量體釋出。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實價登錄近五年北市辦公室交易中,十年內新屋的交易規模已衝破兩百億元,且交易集中在都會區外圍的大直、士林,顯示辦公需求已從市中心向北擴張,頂級辦公室新聚落已陸續成形。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法人購屋將受限制,條例「管住不管商」,實價登錄即出現多筆法人購置億級商辦交易,其中北市中正區50年老商辦「重慶大樓」,11樓戶在3月份出售,為新光證券以無貸款方式買下,總價約1.15億元,房仲業者分析,精華區老商辦仍具三大優勢,預估將成為今年交易熱點。
國門10月份正式對外開啟,引發觀光、旅宿業商機熱潮,原本不少大型飯店業者已在疫情期間選擇休館進行改裝,但也有不少業者撐過疫情喜迎旅客。根據最新實價揭露,兩筆「億級」商用不動產,已悄悄轉手易主。
台北市「欣翰士林官邸」日前傳出賠售2.3億慘案,一名台塑生醫買家以7折價入手該豪辦頂樓、11樓戶,前屋主也順勢成為史上最慘賠售案苦主;相較之下,台中卻有同名建案在短短1年,讓屋主獲利512萬出場,也讓業界戲稱,「兩岸都叫『官邸』,命運卻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