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房政策未鬆綁,不少建商轉戰商廠辦市場,最新統計指出,2023年全國「工業倉儲類」及「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面積達354萬坪,為史上第三高,使照核發則首度突破300萬坪、達311萬坪,創統計以來新高,建商即預料,市場將呈現M型化時代,北市頂辦仍能衝出「爆量供給」魔咒。
疫情解封國門開放下,跨國商務與產業交流正漸漸恢復正軌,也刺激了商用不動產需求回溫,加上正在修正子法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當中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對於有避稅空間的豪宅影響大,不少建商轉攻頂級商、廠辦市場,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辦公服務類建照樓地板面積在2022年的年增率高達286%,預估今年就將有近4萬坪的商辦完工招商。
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2年辦公室總核發建照面積約148萬平方公尺,相當於13棟101的開發量體,其中3~4月及10~12月,核發面積都爆出大量。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分析,開發商看好未來的商辦需求,不過市場也擔憂未來這些量體陸續完工後,恐怕也會對市場租金造成考驗。
近年企業強勁需求帶動整體商用不動產開發量,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六都的商用不動產總體開發面積約89.5萬坪,台中市以28.8萬坪拿下產建照核發面積的冠軍,專家分析,在七期商辦交易有亮眼表現下,以及水湳經貿園區與新興重劃區發展快速,建商也更有信心開發商辦。
國內工商產業區域佈局趨勢如何變化?從建照核發量可看出端倪。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統計建照核發面積,工業類(工廠、倉儲)建照核發面積2020年來到263萬坪創下新高,桃園近5年核發總面積超過250萬坪,佔六都該類建照核發面積量4成,而新北去年則是成長為6都之最。顯示企業因應需求投入更多商用、工業產品,在成本考量下,布局重心由北往南移。
無畏疫情影響,商用不動產開發有感,根據商仲統計今年上半年核發建照面積顯示,商用不動產開發面積有明顯的成長,六都中以雙北成長幅度較高,新北市為去年同期的2.5倍,其中工業類最為亮眼,與去年同期成長3.5倍;值得關注的是,台中商業類上半年核發面積已遠遠超越2019年全年度核發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