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壓力鍋之上,美國近期針對台灣產品祭出的 20% 對等關稅,迫使台灣製造業必須加速外移,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在這關鍵時刻,東南亞的菲律賓正挾帶著政策優勢與完善的產業條件,積極向台廠招手,一場以「避險」為名的製造業遷徙潮,已然箭在弦上。
海外房地產投資不再只是高資產族群的專利,隨著國內房市價格居高不下、限貸令壓縮資金流動性,加上國際旅居需求提升,愈來愈多台灣人將目光投向東南亞市場。其中,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下稱 KL)成為台灣買家關注的「新藍海」,臺馬國際地產負責人張書瑋分析,KL房地產市場進場門檻相對低廉、語言文化相近及穩定的租金收益,在地緣政治緊繃的氛圍下,不少台灣人都選擇馬來西亞。
美國最新關稅政策讓台灣產品面臨嚴峻挑戰,不少台商正加速海外布局,瞄準東協市場降低風險,菲律賓憑藉獨特的優勢,正迅速躍升為亞太區的投資新寵,吸引全球製造業的目光。國內商仲龍頭仲量聯行攜手菲律賓最大工業園區開發商 Aboitiz InfraCapital Economic Estates(AIC EE),共同剖析菲律賓的投資環境,預期將為台灣企業指出一條新路徑。
台泥(1101)今(27)日召開股東會,由董事長張安平親自主持,面對股東踴躍發言,張安平也直球回應,他直言「今年是非常辛苦的一年!應該不只我一人,是所有的上市公司老闆都需要面對的不確定性與全球動盪」。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今(23)日公布2025上市櫃企業家對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預期調查」,創辦人施明豪表示,此問卷匯集約150多家上市櫃公司老闆於會議中親自填寫,可說是難能可貴的調查。
亞昕(5213)去年在多案完工下,全年營收達86.88億元寫下新高,今年仍預計有7筆新案挹注,亞昕集團總裁姚連地表示,今年交屋400億以上不是問題!今(30)日更宣布布局10年的馬來西亞馬六甲大案,10公頃基地上目前規劃1棟飯店、1棟酒店式公寓,總銷約近70億元,攜手21世紀、ERA聯手銷售,並透露去馬來西亞主要是避險布局,台灣已有很多半導體封測廠正在往馬來西亞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