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18)日進行內政委員會質詢,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砲火猛烈,直指政府在社會住宅政策上,從過去喊出的「百萬」口號,到現今的實際執行狀況存在巨大落差,尤其質疑前總統蔡英文任期最後一天,社會住宅新建目標是否「車讓」,引發外界對政府住宅政策誠信的疑慮;激辯隨後也延燒至「租金補貼」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攤爭議,多位立委與內政部長劉世芳言辭交鋒,互不相讓。
央行總裁楊金龍今(6)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朝野立委關注6月理監事會議,是否再祭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楊金龍則點出房市居高不下的3警訊,而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日也大聲疾呼,短期投資客早就出場,不能因為個案熱銷就以偏概全說房市太熱!
國土計畫新制將於 2025 年 4 月底公告,台北市政府進行第 3 次國土計畫審議會議,針對洲美平原、關渡平原以及大度路以南公園用地的分區展開審議,北投士林區朝野議員也到場關心發表意見,呼籲市府傾聽民意,劃分國土功能分區要釐清程序是否重複,並向居民說清楚未來規劃,會議主席、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最後裁示「農發五」朝「城鄉一」的方向處理。
大選將至,據了解本屆國會將於下旬提前休會,各政黨正在全省走透透爭取選民的支持,而向來是民眾最關注的《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俗稱「囤房稅 2.0」)以及《所得稅法》修正草案(租金支出改列特別扣除額並提高額度)二案,卻因為「選舉」而卡關,租客聯盟與 OURs 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 11 日召開「會期倒數計時,修法最後關頭」記者會,呼籲應於休會前三讀《房屋稅條例》與《所得稅法》修法,同時也指出,難道「遲來的正義」還要再次誤點嗎?
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 16 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初審通過,稅率、課稅級距仍是最大爭議點。新成屋採新標準單價試算,稅賦將增加 78%,等於一戶增加 2 萬多稅額;以行政院版本估算,多數非自住持有者每戶平均增加稅額 4300 元至 5000 元不等,朝野立委認為殺傷力不足,有立委認為財政部的稅率訂得太溫和,應該將稅率級距拉得更高,以達到減少囤房的目的。
囤房稅 2.0 修法 16 日送出立法院財政委會,財政部針對建商餘屋給予 2 年寬限期,據了解,若在一年內未銷售,擬給予單一稅率採2% ,一年到二年間採 2% 至 3.6%,並按照銷售比例、餘屋狀況來訂定差別稅率,不過,非自住住家稅率、房屋標準單價等關鍵條文,朝野未達成共識,因此保留院會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