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以來,台灣的房市景氣大好,連官方祭出重稅都無法遏制房價走勢,背後原因在於出現「房價的成本循環陷阱」,如果不提早因應,後續的惡劣效應將無從避免。
皇翔建設(2545)今日召開股東會,去年營收較前一年增加一倍,EPS為5.33元,董事長廖年吉指出,今年全球景氣仍受疫情影響,加上政府推政策打房,整體大環境讓投資客紛紛退出,變成換屋及自住客回籠,皇翔仍會繼續加碼買土地、股票。
從目前已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上半年各類型的不動產市場動能都相當強勁,光是全台大型商用不動產就已累積高達699億元的成交金額,創下2007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同期新高。如果不是5月中突發的疫情讓買氣嘎然而止,今年不動產市場有可能是這波房市景氣反彈以來,連續第三年創新高。
疫情何時舒緩?根據房仲網路民調顯示,超過7成5民眾認為到12月都無獲得舒緩,而部分民眾對房價下跌抱有預期心態,有近3成民眾看跌第三季房價,相較第二季成長約1倍,但專家認為,現階段房市尚不足以滿足房價下跌的條件。
5月中旬以來房市交易凍結一個月有餘,且7月1日起將有房地合一稅2.0與實價登錄2.0兩大新制同步上路,究竟下半年房市如何,房產專家張欣民認為,若撇開疫情最糟糕的景況,下半年房市景氣有機會從3壞球轉為3好球,業者不用太過悲觀,購屋民眾也不必太過於恐慌。
台經院今(25)日公布最新營業氣候測驗點,4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轉為小幅上揚,服務業與營建業測驗點則同步下滑。台經院示警,受本土疫情升溫影響,零售業、餐飲業,以及房市景氣都恐生變數,也是未來半年看壞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