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3)日大地震後,老屋耐震力問題格外令人關注,其實早在25年前發生921大地震後,政府即修正規範,提高新建物耐震能力,因此相對來說,屋齡25年可說是房子是否為「耐震宅」的分水嶺,據內政部統計,全台近7成房屋屋齡逾25年,若僅統計六都與新竹縣市,以台北市占比近8成最高。
央行自2022年啟動升息,至今連續升息達3.5碼,讓房貸族哀聲連連,不過端看統計資料,房貸其實照樣乖乖繳款,截至去年Q3,全台違約率為0.07%,雖比Q1的0.06%略高,但和2020年初疫情剛爆發的0.17%相比,仍屬低違約率,顯示升息並未導致房市斷頭違約潮。
近年台積電與科學園區議題發燒,以發展最完善的竹科來看,依實價登錄觀察新竹縣市2023年交易量前三路段,全都跟竹科相關!並且兩大路段中古屋仍有2字頭房價,在地專家即指出,生活機能是造成價差的最大主因。
股市熱房市也熱,房市大檔329檔期將至,推案熱潮湧現,市調統計,北台灣推案預估量,來到3,140.5億元,年增59.5%,創歷史新高紀錄,北市即有4個百億新案,以住宅案為主,商、廠辦案占比僅4.6%,與去年近一成比例砍半,商辦熱度暫歇。
據市調統計,2月賞屋人潮增加1成多,指標建案平均來客組數每週約27.7組,農曆年假更成為春節出遊行程,專家指出,現況買房成全民運動,尤其指標案、新推案,以及舉辦贈品活動案場,刺激不少來客火花,加上開春後台股旺到最高點,房市可望從329檔期一路暖到520檔。
新竹房價漲勢驚人,並且一去不回頭,漲幅連在地人都稱看不懂,不過,新竹市去年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逾1成,下半年交易量回神,在地專家即分析,去年新竹市新案推案量並沒有特別多,但交易量卻明顯成長的原因有三,包括2022年基期相對低、新青安貸款等政策加持,以及園區客回流新竹市購屋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