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房價瘋漲,薪水遠遠望塵莫及。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新竹縣市近3年的新建案房價所得比,發現全台平均要不吃不喝22.7年才能買房,對比3年前增幅高達61.4%;其中新竹縣今年所得比由6.9倍一口氣狂飆至14.9倍,高雄也同樣驚人,房價3年大漲1100萬,所得比也從11.6翻倍至24.2倍,新竹市、台南增幅也都翻倍,買房已從「難上加難」變成「直接躺平」比較快了。
為落實居住正義,財政部督促七縣市今年內完成地方版囤房稅修法,7月1日起已有桃園、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縣、新竹市、屏東縣開始施行,預計可望增加約10~11億元房屋稅收。新北市議會已於20日休會,今年唯獨新北市缺席,修法也確定卡關,在屆期不續審下,財政部表示,將在換屆後繼續督促地方稅局單位,盡快完成修法。
據住展雜誌統計,從去年1月至今年8月、近一年多以來,新竹市新建案平均房價由每坪25.3萬元漲至37.3萬元,漲幅達47%;新竹縣更不遑多讓,同期房價由每坪21.8萬元飆到34.1萬,漲幅高達約56%。
財政部自2021年啟動囤房大戶(持有非自住住宅十戶以上者)查核後,針對約1,006位包租公補課所得稅約1億元;今(2022)年則針對持有五戶以上者約7,700人擴大稽查,預計2023年底完成;而今年更有13個縣市適逢調整房屋稅基年度,在提高房屋標準單價方部份,彰化縣提升60%居冠軍寶座、嘉義縣提高46%位居第二、嘉義市提高28%居第三,其他如雲林縣、基隆市、新竹市、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則調高3.7~12.7%間。
繼台北市、宜蘭縣及連江縣實施囤房稅後,今年7月起,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六縣市,也開始實施「囤房稅」,根據財政部資料,六縣市共約14.5萬人房屋稅負恐隨囤房稅上路增加,加計全台已施行囤房稅的九縣市,合計囤房人數則約28.5萬人。
房地合一2.0上路後,將外國人納入賦稅族群,投資成本變高下,仍有外資轉進,根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1外國人來台買房,在土地取得的部分,新北、桃園與台南都超過百筆,新竹市還直逼台中,土地取得熱度更勝建物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