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2024年招商投資創歷史新高,金額突破1,021億元,較2022年成長近50%,顯示高雄吸引外資與企業投資的競爭力,其中重大項目如「左營高鐵科技之心」都更案、捷運橘線與黃線聯合開發案,帶動周邊商業與住宅價值;從產業來看,北高楠梓園區、橋頭園區已蓄勢待發,而88公頃的白埔產業園區昨(19)日亦通過環評,預計年中可完成規畫設置;位於南高雄的亞洲新灣區亦吸引了國際大廠輝達、鴻海、宏達電、信驊科技等企業進駐,推動產業轉型已成必然。
高雄市近年招商成果斐然,根據市府財政局統計,2024年招商金額達1,021億元,較2022年的708億元大幅成長,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亞洲新灣區(亞灣已成為企業進駐重點區域,吸引多家科技、金融與建設業者投入發展,進一步推動城市轉型與房市成長。
高雄建設如火如荼,其中亞洲新灣區為5G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重鎮,加上五大公共建設、駁二藝術特區、大眾運輸匯聚,磁吸大批觀光及商務客湧入,近年也成了國際品牌酒店一級戰場,四年內共誕生4間品牌飯店!而建商也大手筆購地,在地更預估,房價已離坐5望6不遠。
不過,輝達來不來高雄,高雄房價都已將漲定了!台灣房屋集團根據內政部實價資料統計,高雄今年第一季房價表現,屋齡5年以上的中古大樓,今年Q1平均成交單價來到22.1萬元,且季漲近一成,年增價差更達3.9萬元,如以30坪新屋試算,購屋族晚三個月買房,恐得多準備近百萬元購屋預算。
與其討論高雄房價要漲到哪?不如看看產業為何選擇高雄,加速城市產業轉型之際,同時帶飛高雄房價,而今高雄各地房價屢屢創新天花板,各仲介店頭的中古二手屋交易量增加,從美術館、左營、楠梓高大特區、鳳山、亞灣等,讓城市出現多樣化重點發展,房價自然隨之攀升。
繼台北南港北儲、高雄亞洲新灣區特貿三等都更案,台電持續推動土地資產活化,再釋出過去為電力修護基地、位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旁的南港土地,由台電主導推動公辦都市更新案,面積達 3.06 公頃,約 9,245 坪,產權單純且基地方整,是北市近2年最大案,更為台電歷來主導開發最大規模,今(2)日舉辦都更招商說明會。台電表示,本案效益上看500億元,預計6月正式公告招商,期待與開發投資人共同推動臺北都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