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平鎮區一座啟用超過 35 年的游泳池,因設施老舊損壞嚴重,兩年前停業至今,淪為「蚊子館」,桃園市長張善政 5 日率市府團隊前往視察,當場拍板決定,將這座位於中壢、平鎮區交界的泳池場地改建為「複合式社會住宅」,預計規劃 465 戶,總樓地板面積超過 2 萬坪,並保留現有運動設施功能。
桃園市推動公辦都更成效卓越!「正光花園新城」海砂屋社區在短短 13 天內已獲得超過 76% 住戶同意參與公辦都更,創下驚人速度。 該社區於 85 年間被判定為海砂屋,結構持續劣化,居住安全令人堪憂,雖然住戶曾自主成立更新會,但多年來毫無進展。
台北市大安區的國有土地合作開發案,歷經了四年的波折,最終於2025年1月成功決標,將由台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改建辦公廳舍的建設計畫,更是台灣首度以「異地地上權合作開發」的模式,透過民間力量來興建與運營政府設施。2月26日將於國聯大飯店舉行簽約儀式。
桃園中壢新明市場確定走入歷史!使用 35 年的市場,雖然尚有 20 年使用年限,但因海砂屋問題、耐震能力不足,加上結構劣化速度驚人,市府擔心公共安全,決定拆除重建。桃園市長張善政已拍板定案,年底前將確定辦理方式,未來可能透過促參、公辦都更等模式開發,甚至考慮結合市場商業與社會住宅,市府強調,會兼顧攤商權益與城市發展。
國宅是政府政策產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擔任開發商,委託營造商建造,在當時時空背景下,以低廉價格銷售,讓民眾擁有自己的住家;至於軍宅則是原為安置眷村榮民,可能從原基地改建,或新基地所建。在歷經閉鎖期後,兩者產品常常被混淆,一般民眾常將軍宅誤認為國宅。
台灣位於地震帶,房屋耐震問題成為全民焦點,根據國土管理署最新統計,去年全台核定 735 件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案,累計已達 5268 件,顯示老舊建物改建速度正在加快。政府更於去年底修法,擴大建築容積獎勵對象,期望讓 921 大地震前的舊屋儘快翻新,而國家住都中心也將公辦都更的防震係數調高,確保新建住宅的耐震標準,提升居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