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市「上冷下溫」,六都地政局今(2)日陸續公布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2.3萬棟,為2023年唯二突破2.3萬棟的月份,也是全年單月最佳表現,而六都全年交易量23.6萬棟,雖創四年新低,但量縮幅度收斂至3%,其中台南市表現最為亮眼,較2022年成長8.1%,是六都中唯一交易量成長的都會區。
回顧2023年房市表現,今年雖出現移轉棟數量縮,但房價續創歷史新高,同時間受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繼承移轉棟數也寫下歷史新高,前幾年大量推案進入交屋潮,使照量也可能創16年新高;房市景氣維持相對穩定,整體呈現「3高3低」現象,住宅房貸的逾放率今年最低僅0.06%,法拍移轉與逾放也雙雙寫下新低,對於房市價量影響最大的政策,莫過於新青安房貸。
「政策搖擺不定,一方面打炒房,又釋出大補丸,所以今年房市看攏嘸!」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公關主委張欣民今(7)日如此解讀,在新青安的救盤下,房地產先衰後盛、倒吃甘蔗,推測全年交易量能守住30萬棟大關,較去年小幅衰退3.6%。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理事長郭子立便認為,明年大選後政治不確定因素消失,有機會出現一波小陽春,目前立即可見的利空只有囤房稅2.0。
國內疫情趨緩,Q4房市急拉尾盤,預估到年底之前,全台將有超過6000億元的新案量釋出。根據業者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今年全年的推案量可能無法觸及去年1.6兆元的天際線,但房市表現「先蹲後跳」,仍可維持在1.1兆元的推案規模,且是自2019年以來,連續3年推案量站上兆元大關。
政府七月推出實價登錄與房地合一「雙2.0」的打房政策,5月遭新冠疫情削弱原本預估的打房力道,而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6)日表示,建商遞只是推案銷售與購地放緩,但對基本盤的房價並無影響,今年推案量仍有1兆元水平,Q3報復性消費出籠,房地產Q4推案量就會恢復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