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從來沒有想要打垮房市!」台經院院長暨央行理事張建一今(8)日直言,央行祭出七波信用管制,主要是要執行央行的最大任務「穩定金融市場」,大家都從銀行借錢買房,銀行放款集中度過高,並且預期房價持續飆漲,變成剛性需求賭「寬限期」而不自量力的去買高價房屋,至於新青安,他則認為是立意良好,但是執行的時機不太好。
「全地產品牌旗艦店」以頂級咖啡廳為設計核心、斥資千萬打造,重新定義房產銷售空間體驗。店內融合甜點款待、VR賞屋、智慧家居展示與綠能科技,整合代銷與仲介優勢,創建聯銷共享平台。由擁有18年經驗的創辦人黃楷鈞領軍,全地產致力為中小型基地與精緻物件打造高規格銷售服務,首年即締造130億業績,未來將持續以創新引領房產產業升級。
房屋稅 2.0 新制上路,不少民眾收到稅單後嚇了一跳,發現稅額暴增,這全是因為沒有在期限內完成設籍 。 好消息是,財政部已宣布延長自住房屋設籍的申報期限,民眾只要在 6 月 2 日前完成設籍,就能適用較優惠的自住稅率, 5 月報稅季,租屋族也適用此優惠。
受到信用管制與川普關稅議題影響,全國房市買氣持續冷淡,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實價登錄資料,今年第一季,高雄市總價千萬元以內住宅市場出現新變化。資料上顯示,高雄小宅市場雖整體呈現微幅下修,但部分區域房價逆勢上揚,成為市場亮點。其中,以前金、楠梓、三民、鹽埕及新興區表現最為堅挺,低總價物件成交單價不跌反漲,尤以前金區最為搶眼,季漲幅近一成,展現強勁支撐力。
租屋抵稅新制今年 5 月開跑,房屋租金支出由「列舉扣除額 12 萬元」升級為「特別扣除額 18 萬元」,對租屋族帶來實質減稅效益。然而根據調查,高達 54.2% 的租屋族因「房東拒絕」或「擔心遭受不利對待」而不敢申報租金抵稅,導致新制美意可能「看得到卻吃不到」。面對這種情況,法律專家指出,租客有多種法律途徑可資運用。
財政部宣布,2025 年報稅季將為租屋族帶來大福音。根據最新租金抵稅新制,房屋租金支出已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且額度從原本的 12 萬元大幅提升至 18 萬元。這項 5 月即將上路的新制度,預計將有效減輕全台約 100 萬戶租屋族的稅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