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5)日公布 11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結束連 2 月上揚,更有近 55% 不動產業者對未來半年看法轉悲觀,台經院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穩定成長,房價仍有機會溫和上漲,政府部會現在是抑制炒房不是打房,建立中長期健全房市的機制,反而有望使房市多頭市場走得更長遠。
今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攪局,但不動產交易市場並不悲觀,資金重返台灣佈局,根據資產管理公司統計,上半年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交易創下歷年新高,上市櫃交易金額來到1530億元,其中信義世貿三館地上權及南港土地2大案,拉高整體不動產氣勢。
疫情蔓延,房市籠罩悲觀情緒,但看在寬頻房訊總經理游世一眼裡,此時正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游世一認為,全球大撒幣時代,唯有不動產最抗跌,尤其疫情重創中國與歐美日等國,東南亞國家也相繼傳出災情,未來勢必掀起一波企業與台商出走潮,台灣若能從這波疫情全身而退,將成為華人世界最能吸納人才與資金的美麗島,房市前景一片大好!
2020年開春便遇到首隻黑天鵝,新冠肺炎疫情已延燒全球逾百國,全球經濟受創,台灣也不例外,根據房地產網路民調顯示,近7成民眾認為疫情會使房價下跌,更超過7成持續看衰房市到第三季以後。業者分析,民眾恐慌情緒上升,即便房地產有價格波動較小的特性,民眾對於房價的看法仍轉趨悲觀。
2019年可說是商用不動產大豐收的一年,根據商仲業者統計,北市辦公室平均售價來到每坪85.4萬元,信義商圈辦公租金站上3200元,空置率不到3%,業者表示,建商產品規劃也改走為商辦或廠辦,整體來說,北市商辦持續受市場喜愛,若一有大面積辦公或精華區地上權釋出,將造成搶地掃樓的盛況。
房市悲觀氛圍逐步減低,根據房仲針對自家網站會員進行的第4季購屋意向調查,認為未來房價持平的比率約47%、看跌比率約4成、看漲比率僅13%,也是繼2014年以後,再次出現連續兩季持平比率高過看跌比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