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在去年919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氣急凍,興富發副總經理廖昭雄今(5)日坦言,短期內觀望是很自然的,消費者的兩大疑問就是,期待會不會降價,和買了房子後貸款會不會有問題,不過他說,政策不能只看負面,長期要看整個台灣的經濟環境都是非常好的,近期案場已經回饋「人流已經回來了!」強調只要產品正確、地點和規劃好,就會有剛性需求的客人回來。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 4 月份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不僅較 3 月大減,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出現顯著衰退,年減幅達到 26.32%,而累計 1 至 4 月的成屋交易量年增率也大幅減少了 24.35%,房市買氣最近真的有點冷。
華固(2548)今(28)日召開股東會,通過股利大方配出6元,總經理洪嘉昇直言「川普之亂」各個行業都按下暫停鍵,唯一的喜訊是輝達總部設立的好消息,事實上華固今年推出的六大新案中,就有2案在北士科,其中包括總銷超過300億的商辦大案,董事長鍾榮昌笑言:「很Lucky!」預期供應鏈與上下游產業聚集將讓北士科發展非常好。
電商巨浪加上全球供應鏈大風吹,台灣物流地產「燒滾滾」,想租個像樣的倉庫?恐怕得排隊還得加價。國際不動產顧問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最新報告直接打臉市場悲觀論,今年第一季全台物流倉儲空置率竟然低到只剩 2.5%,創下近五年新低,熱門戰區像桃園、台中,租金更是硬生生漲了 5% 到 8%。
「很少看到自住客對於銀行貸款這麼焦慮!」四大代銷大老們今(8)日齊聚,對於房市政策,尤其是貸款緊縮,認為政策不應是「一刀切」的方式,呼籲央行應鬆綁信用管制,政策也使得新建案都推出小坪數的「鳥籠案」,是政策下不得不的選擇。
台灣房市正面臨空前壓力,多重變數交織下,市場信心顯著轉弱,大臺中不動產資訊平台觀察發現,4月台灣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中,營造暨不動產業指數下滑5.9%來到53.8%,雖仍處於擴張區間,但景氣動能已出現降溫訊號。更令人警覺的是,「未來半年展望指數」重挫13.1%來到25.8%,創下近年新低,顯示業者對後市普遍轉為悲觀,預期市場恐將面臨需求緊縮與投資保守的雙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