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積極打炒房,房市交易量在近一年交易動能明顯不足,但據統計,房價並未明顯下跌,反而呈現價小漲量縮的價量背離走勢,房市專家預測上半年交易量已脫離此波谷底,下半年交易量將回溫,但超漲區域房價將明顯鬆動,房價進入盤整期,全年交易量預估28.5萬棟以上。
北市超過7000萬元以上的住宅,即受豪宅限貸令規範,房貸成數縮減至4成,讓不少建商在新案的設計上都盡量避免在此界線之上,永慶房產集團即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指出,今年上半年北市總價超過7000萬元以上的住宅,交易量驟降71.3%,歷經半年交易量仍未滿百件,對比2021年上半年,高達335件的交易量,平均一天就有將近2件豪宅交易,有很大落差。
據實價登錄及台北捷運進出站資料,今年上半年台北捷運旅運量最高的捷運站為擁有多鐵共構優勢的台北車站,短短6個月內突破4千萬旅運量,而旅運量最多的前十站中,房市交易最熱絡的站點,則為西門站,上半年交易量達281件,房價最高及最低的站點,則分別是忠孝復興站與淡水站。
想要一圓在台北市買房心願,總價千萬以內的熱門指定社區,據北市地政局資料,去年交易量前三大社區,皆位在中山區,除了坪數以1房為主力,社區戶數多,也因此有故事、傳言的不在少數。
《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已在15日完成預告,昨日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的施行日期,建議7月1日上路,內政部長林右昌指出,開始修法後預售屋交易量已降溫,對此,建商、房仲看法也一致,紛紛指出市場買氣早已顯現,不少建商加重商辦開發的比例、減量推案,也認為未來一到兩年交易量持續量縮,但房價仍難降!
位於淡水的淡海新市鎮,相比雙北其他區域仍有相對親民的房價,近年來也是小資族的熱門購屋區,去年交易量2600多棟,佔全淡水區近5成交易量。觀察實價登錄資料,發現這五年間,淡海新市鎮大樓的成交價格也有不小漲幅,單坪房價自21.6萬元漲至29.9萬元,漲幅達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