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2.0」於今(2021)年7月1日上路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北市府公布預售案申報量不降反升較前期增加1.26倍,較去年同期增加3成; 12個行政區預售案申報量以北投區居榜首,市場推案主流為80戶以下小型社區住宅。
台北市地政局舉辦2021居住正義2.0系列論壇V,針對實價登錄2.0新制上路後,除將門牌、地號完整揭露外,針對預售市場,也推出預售屋交易資訊全面實價登錄,銷售前買賣定型化契約納管備查等新政策,多數地政專家認為,預售屋換約、解約應納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居住正義。
實價登錄2.0今年7月1日上路,至今已滿兩個月,有房仲調查民眾對於實價登錄2.0使用看法,有超過9成以上認為「資訊透明幫助議價」, 不過民眾也認為實價揭露仍未臻完善,包括「部分交易無全揭露」、「增社區關鍵字搜尋」,其他還包括「產品類別定義不清」影響價格的判斷。
7月1日預售屋實價登錄新制上路後,內政部本月21日首次揭露945筆新制成交案件資訊。包含新一批今年即時預售屋成交紀錄完整揭露,內政部表示,本期預售屋成交案件,揭露時間較以往舊制大幅縮短1至2年,資訊揭露更為即時,首波揭露案件數最多的建案為台南北區「遠雄北府苑」、新北板橋江翠「信義嘉和」次之。
新版實價登錄2.0今年7月1日上路,門牌不再遮掩,全部揭露,根據好時價統計實價資料,發現台南1.27萬個門牌出現2筆以上交易紀錄,平均每次出售價格拉高2成。交易紀錄最多的房子,9年內交易6次,其中最短僅持有3個月就出售。
實價登錄2.0今日正式上路,除了中古屋門牌全都露,預售屋包括案名,坪數,樓層,單價也都全部揭露。房仲業者指出,實價2.0使預售屋議價空間將從過去15~20%大幅縮小僅5%,對中古屋也將有價格引導作用,讓房地產市場「不二價」成趨勢,個案銷售價格實踐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