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擊炒作再出招,限定建商購地貸款需在18個月內開工。房仲業者皆認為,大型建商因資金充沛,影響有限;小建商則是首當其衝的業者,預估短時間購地速度放緩,購地規模縮小。
央行13日邀集36家金融機構召開「強化銀行購地貸款風險控管措施」會議,要求銀行訂定內規,落實借款人依限動工興建,避免金融機構資金流供養地、囤地,明訂「一定期限」為18個月,超過未動工將按比例收回貸款或提高利息。
全台首創3D線上看屋「五泰房屋」今成立,對於目前央行祭出多項打房措施,但房價依舊持續高漲的情況,住商不動產五泰房屋執行長李政哲依舊看好,其中位於新北市五股洲子洋重劃區以及泰山十八甲重劃區,房價漲幅已經趁勢崛起。
央行預告今年有可能會升息,對於購屋貸款壓力越來越大,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10年來房貸暴增2.95兆,平均個人房貸金額增加147.53萬,不過房貸人數卻從209.9萬減少至206.7萬,房貸也呈現出買方壓力。
歷時12年都市變更計畫的「13期重劃區」,於今年7月配地完成,市府也於本月25日起換發土地權狀;而根據市調資料統計,今年3月以來,建商已陸續進場購入13期重劃區逾7400坪土地,高標單價甚至摸到7字頭,市場人士也預言,未來這些土地成交價都會成為區域房市的定錨價。
台灣防疫有成、台商回流、低利率、資金湧入,四大利多因素齊聚下,今年商用不動產除了第二季受疫情影響,其餘三季都維持400多億的水準。根據上市櫃法人交易統計,2021全年繳出1,588億元,突破去年交易總額,年增12%,科技傳產的自用需求就佔整體交易金額的4成。展望明年,信義房屋預估商用不動產受到台商回流方案延長,買盤面將持續受益,變數則來自變種病毒帶來的影響和央行第四波信用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