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房市景氣風向球」的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增房貸,央行 23 日公布,整體加權平均利率 2.051%,再創新高;購屋金額也增至 787.74 億,和上個月相比,增加0.001%。連續 3個月呈現正成長。央行經研處參事兼副處長蔡惠美指出,主要是購屋旺季、新青安貸款發威。
受平均地權條例影響,預售屋量能縮減,購屋猶豫期上升,尤其豪宅市場受到央行嚴苛管制,總價4000萬以上、貸款最高成數僅有4成,不只頂尖客層購買的意願下滑,台中素有「一聯三寶由雙陸」之稱的豪宅建商,推案策略也出現急轉彎。
在政府打炒房、央行連五季升息與全球經濟下修下,房市並未因此引發斷頭潮,法拍供給量沒有攀升,但在房價節節上升下,想至法拍市場找低價,究竟法拍比市價低多少?實際統計後發現,房價最高的北市法拍價也高,與市價一比僅9折,而台中市及高雄市法拍均價與實價均價則差異最大最划算,為市價打5折。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赴財委會備詢,第三季央行理監事會決議不升息外,也暫時不加重選擇性信用管制手段,其管制成效受到多位立委矚目,對於立委質疑五波管制措施之下,不動產放款占總放款比重日趨增高。楊金龍解釋,主要因房價墊高使得房貸金額也增加、企業授信下降相對墊高不動產放款占比等兩大原因。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仍未鬆綁,台中土地交易量明顯明顯萎縮,都市計畫區內的住宅、商業用地價格甚至出現連兩季下滑。專家認為,打炒房政策削弱建商獵地信心,讓土地交易有感冷卻,台中在地業者則認為,若建商購地動能持續放緩,恐讓房市陷嚴重的供需失衡。
出口連12季衰退,各大預測機構紛紛下調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雖然央行連續2季維持利率決策不變,但商用不動產未能延續上一季的熱度,今年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單筆3億元以上)為 154 億元,季減率 72% 、年減率 60%,寫下近20季以來的最低單季交易規模,合計前三季總交易金額為859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6%,相當於減少300億元,今年整年度商用不動產交易將面臨千億元的關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