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藉由不動產進行投資有增加的趨勢嗎?根據房仲民調顯示,房市長期持有投資者增加,這些人買房「三不」,不是為了自住,不想出租,也不打算短期出售賺價差,他們買房只是想買來長期放著,簡單說,就是想囤房等增值。
台北市財政局邀集業界及民間團體針對「居住正義理想與實踐」舉辦座談會,其中針對囤房稅議題,清大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針對建商課徵囤房稅有其必要性,「沒有賣不掉的房子,只有賣不掉的價格」,他認為現在的房市仍是建商說得算,對市場沒研究的民眾,就會傻傻地進場購屋。
近日「囤房稅」議題再度被討論,根據內政部發布多房者與全國空屋數據交叉比對,發現約6成空屋屋主名下僅有1戶房產,逾1成5持有3戶以上。內政部便認定,多屋族所創造的空屋比率不高。
近期炒得如火如荼的囤房稅,在財政部長蘇建榮一句「暫不推動」,看似謝幕,但未來是否有實施機會仍待討論。
台灣高房價、高空屋率、高自有率!立法委員黃國昌國會辦公室日前召開「邁向居住正義、台灣需要囤房稅」公聽會,對於專家學者對囤房稅提出諸多建議,及立法委員黃國昌擬於立法院第9屆第8會期推動囤房稅修法。對此財政部表示尊重。
柯市府曾揚言徵收「空屋稅」,雖已踩煞車,但仍有民眾在「提點子」平台提案課徵空屋稅;財政部為此召開協作會議,將在匯總各方意見後於本月29日做出具體回應;學者建議,空屋界定不易,建議中央可更明確立法,從落實囤房稅角度著手,較符合公平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