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交易仍以自用為主,觀察5月各大房仲門市交易量,以首購產品表現較佳,高總價市場則出現增溫現象,主要是因平均地權條例有望在七月上路,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起了一波趕上車潮,但在買賣雙方價格認知持續有落差下,整體交易量仍難成長。
一年一度的房市大檔329檔期來臨,591新建案統計,六都加新竹在商辦供給量爆發、住宅指標案撐場下,總銷金額逆勢爆出逾8千億元巨量,再度刷新歷史紀錄,不過住宅市場扣除商用地產後案量僅剩6400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萎縮8%,熱度明顯退燒,專家指出,指標大案仍持續創下區域新高價,買賣雙方彼此仍在僵持,會不會有感降價,最快也要等到第二季。
一年一度的房市重頭戲329檔期即將到來,有別於往年盛況,今年市場在升息、打炒房政策下,住宅雖走冷,仍有指標案進場撐場,商辦案供給量則大爆發,全台推案量逆勢爆出逾8千億元巨量,年增達2成,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回顧2021年,台灣歷經了防疫有成、半導體技術居全球之冠與身居中美科技戰的關鍵地位,全年經濟成長率突破6%,上市櫃公司累計前11月營收成長達16.5%,其中商用不動產交易以「廠辦」最為熱門,全年交易金額達到48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約1倍。
國內工商產業區域佈局趨勢如何變化?從建照核發量可看出端倪。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統計建照核發面積,工業類(工廠、倉儲)建照核發面積2020年來到263萬坪創下新高,桃園近5年核發總面積超過250萬坪,佔六都該類建照核發面積量4成,而新北去年則是成長為6都之最。顯示企業因應需求投入更多商用、工業產品,在成本考量下,布局重心由北往南移。
隨著中美貿易戰延伸為中美科技戰,台廠接單旺盛帶動廠商擴廠需求,工業廠房躍升為2020年交易主力,根據外商商仲統計,工業地產交易佔比在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佔超過4成,相比去年增近7成,幾乎都是自用需求,並且有往中、南部分散的趨勢,另一方面,建商也嗅到產業升級需求,積極布局廠房立體化的潛力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