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房市利空罩頂,不少建商選擇延後推案,北台灣十大建商住宅推案量總計約為3209.5億元,相比2022年少了約7.7%,推案大戶寶佳仍為住宅產品推案王,已六度奪下寶座,不過量能也修正,年度推案量跌破千億元,興富發去年推案則多以商辦案居多未入榜,而十大建商中上市櫃建商推案量最大的則為愛山林建設,一舉推出7案。
「2023年房市有很多不好的訊息,去年利空出盡,今年樂觀看待!」科達建築董事長賴建程今(24)日表示,對於自住、首購族,預期政府還是會繼續支持,新青安貸款激起的買氣也會延續,329檔期推案一定開始火爆,不少建商會將去年延推的案子推出,推估今年房市將會是「量增、價微漲」的狀態。
市場傳出台積電1奈米建廠計畫,可望設在嘉義縣太保市的科學園區,令嘉義人為之振奮。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嘉義科學園區周邊的房價行情,成屋方面,中古華廈或大樓產品,漲幅不大,從15.1萬小漲至15.3萬;透天總價從918萬到922萬,小增4萬。不過預售屋則是漲勢驚人,華廈大樓從2022年26.1萬,到2023年平均單價28.4萬,年漲8.8%,而透天總價則從總價1110萬,增至1250萬,增幅達12.6%。
市場傳出「護國神山」台積電1奈米建廠計畫,擬在嘉義縣太保市科學園區設廠,台積電今(22)日回應,台積電以台灣作為主要基地,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並未把話說死,而全台房貸負擔率仍在「可合理負擔」等級中的嘉義縣,專家表示,目前房價平均還在1字頭,若台積電確定設廠,全國房價合理可負擔縣市恐再少一個。
去年適逢大選、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建商推案腳步放緩,據市調統計,2023年北台灣新推案量,扣除商辦加持,住宅推案量僅約1.1兆元,較2022年減少1521.1億元,創下4年來新低紀錄,專家表示,不少建商已預定今年第一季進場推案,加上也有政策上不得不推的壓力。
全球熱議ESG永續趨勢,台灣亦將進入碳定價時代,建築業界嚴正以待,為積極開啟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對話,富華創新(3056)透過與東海大學建築系產學合作,以戶外大型裝置藝術傳遞永續共好、友善環境理念,近期更展開室內展覽與沈浸式體驗活動,邀請參觀者寫下「永續心願卡」,一起探尋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