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翻新熱潮湧現,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屋貸款件數就有3.2萬件,佔所有住宅貸款件數比重達25%,創下歷年新高,等於每4筆住宅貸款案件,就有1件是老屋,與14年前11%相比翻倍成長,專家即指出高房價與政府力推危老都更帶動熱潮,並且貸款也較過去容易。
全台屋齡飆升,老屋也常見出現滲漏水問題,不僅影響房價,也可能因為鄰居之間的滲漏水處理程序錯誤,從滲漏水修繕演變成鄰居間互告的情況,住保會即指出,老屋長年風吹日曬雨淋加上台灣還有地震因素,預估七成以上會有滲漏水問題,原因包括水路管線、水泥牆體裂縫等,並且就有案例住宅漏水,問題源頭並非上下樓鄰居。
中央積極推動都市更新且重建與整維皆有提供相關補助,由於全台屋齡超過30年老屋超過百萬棟,因此,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社區成立都市更新會之後,及屋齡20年以上公寓大廈,皆可申請補助。
下半年房市利空仍在,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今(19)日指出,在平均地權條例祭出預售屋不能轉售後,過往的竹科房產崛起模式可能就此打破了,房市整體回歸到基本面來看,下半年包括政策、國際局勢、升息循環等還沒結束下,市場仍是不好的量縮狀態,但房價下跌的力道也不強,端看區域、個案、產品的各自表現,讓利空間會比較大,南二都新興重劃區則會是修正比較多的地方。
近幾年房市熱絡,建商積極獵地插旗,高樓大廈u也隨之愈蓋愈多,不過,新成屋的買氣竟然不增反降。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2022年全台屋齡五年以下的新成屋,買賣移轉筆數共計15244筆,僅佔住宅買賣總筆數144613筆的10.5%,是自200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相較於2009年新成屋交易佔比的35.6%大幅減少了25.1個百分點。
2021即將結束,房市銷售成績依舊亮眼,不論政府實施打房政策,祭出信用管制手段,對於投資人有些許嚇阻效果,原本年底購屋旺季的腳步也放緩不少,然而近期股市衝上萬八,市場資金豐沛,不少人的金融投資的最終目標還是要買房置產,因此預計部分獲利了結的資金還是會陸續轉向不動產。5大房仲業者內部交易在12月成交有些許成長,對於2022的看法則是趨於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