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時程獎勵將於明年5月歸零,近期也催出一波危老申請潮,過去3個月全台送件量就增加了149件,台北市仍是案件量最多的區域,不過從已核准的942件危老重建案中,有多達7成都是小於200坪的迷你基地,專家提醒有四大問題需特別留意。
銜接台灣大道、朝馬路的黎明路二段,全長大約100公尺,地上擁有超過25棟建物,允將建設旗下土開公司「恆厚興業」從2017年開始整併,終於在今年1月將該路段最後一間年過半百的老舊透天吃下,該地主撐到最後一刻,比鄰居多賺了3倍土地增值。
全長約300公尺的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二段71巷,自2019年來推案連發,粗估已有7成老舊建物已進行危老重建,新屋供給量達811戶,在地仲介表示,該巷弄周邊有綠帶、機能,房價也是南區最親民,不只都更效率高,銷售速度也相當驚人!
全台平均屋齡已超過32年,屋齡50年以上老屋更高達111萬戶,尤其花蓮強震後也喚起都更危老重建的關注,不少建商都提到地主意願確實提高許多,專攻都更危老的富品建設,6年來就完成15案,總銷達470億,不過分回案量僅約100億,董事長曾富瑋提到,就是讓利給地主,並主打都更條件透明且以「委建」為主。
危老時程獎勵將於明年5月歸零,內政部擬對危老重建增加預鑄工法獎勵,依照建築結構體預鑄率提出3~5%的容積獎勵,對此已鑽研此工法長達20年,並以此接入不少大單的營造廠潤弘,董事長李志宏今(16)日不諱言指出,這對公司來說是利多!但是預鑄其實相當不容易,直至今日他們仍在每一個建築上找到需克服的困難,要做到成功,對於業者來說還是漫漫長路。
403 花蓮大地震讓都更、危老議題再浮上檯面,蔣萬安拋出「大都更時代」說法,要加速推動都更;立委疾呼修法、提高獎勵;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回應,會與地方政府、民間一起努力,把危老都更工作做得更好。